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宠辱谁能不动心

南怀瑾老师  2013/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在洗澡。儿子敲门大叫:爸爸,我已考取第几名了!老子便呵斥道: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子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没穿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事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条街巷里,邻家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大有门庭若市之状。有一年秋天,听说这家的主人因事免职了,刚好接他位子的后任就住在斜对门。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有一天,前任主管的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时送礼来家的熟人手提着东西向斜对门那边去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好心,大声叫着说:我们住在这里,你们走错了!弄得客人好尴尬,只有冲着孩子苦笑,招招手而已。有人看了很寒心,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商场、情场,都如剧场般,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历史上都把她用做丑陋妇女的代名词。其实,无盐也好,西施也罢,不经绚烂,哪知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知平凡的可爱。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长乐”而甘于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其次,在人际关系上,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曾有这样一则名言,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如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心的比喻

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

人生要有的14颗心

报恩的心 对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我...

世间万象差别都取决于众生心念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

成功人士为何还要学佛

问: 一些成功人士,他们的生活已经很好,有体面的工...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为何我们活得不快乐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

「老实念佛」的老实是指什么

问: 请问「老实念佛」四个字中的「老实」是指什么?...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