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净界法师  2019/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候,都很难看到生命的全貌。比如说,看到诸法的因缘生,你看到诸法的相状,没有看到诸法的本体;看诸法是自然而有,只看到诸法的本体,没有看到诸法的相状。我们很难同时看到生命的不变跟随缘。体用的同时观照,这是很难。

所以,当我们去看到因缘生、自然有的时候,其实都是落入了个人识心的虚妄分别计度。这个只有言说相,我们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实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不能掌握整个生命的全貌。

我们的内心状态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六根,一个是六识。六根是一个感受。我们眼睛看到一个东西,产生一个感受,快乐的感受或痛苦的感受。这个感受传给了第六意识的时候,就产生很多的分别的想法。而这个根跟识,根是主导了感受,识就主导了思想。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根跟识的差别。

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是一个心理学的教授,他找了十个人来跟他做实验。有一天就带着这十个人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点了几根蜡烛。这个教授带了这十个自愿者慢慢地过了一个用绳子绑成的独木桥,左晃右晃,从这个地方走到对面去了。大家感受到那个独木桥摇晃的快乐,走过去了。

走过去以后,大学教授问大家感受怎么样?说不错啊,这个独木桥摇过来摇过去,满有节奏感的。那么这个大学教授就把灯光又打开一半,大家一看,不得了啊,这个独木桥下面一个很大的水池,这水池里面有十几只鳄鱼,在那个地方跑来跑去。

先前大家过去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它是一个桥。这个时候看到鳄鱼,大家开始注意鳄鱼,已经不是看到桥了,心识开始活动。

这个时候教授说:“我们刚刚大概花了一分钟左右就很快走过来,我们现在还必须走过去,谁愿意跟我再走回去?”只有三个人可以走过去。其他人看到鳄鱼没有人敢,脚都软了,都没办法动了。后来大学教授就带了三个人原路走回去了,还有七个人在后面都不敢走了。

大学教授这个时候再把灯光全部打开。诶,在桥跟鳄鱼中间,有一个安全的保护绳索做的一个网子,你掉下去其实这个网子保护你。大学教授说:“你们放心,有一个安全网在这里的。现在你们看到网子了,有谁愿意走过来的?”又有三个人鼓起勇气,走过去了。其他四个人打死都不敢走了。

那么,这个地方是表示什么呢?表示其实我们生命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思想来主导。我们讲心境决定你的处境。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啊,这个修行,技巧很重要。其实不是,心态很重要。你看走路,谁不会走路?身为一个技巧,你刚刚就走过来,为什么现在走不回去呢?心态不同了嘛。

第一批能够走过去的人,是开创型的。他看到鳄鱼,他无所畏惧,他对自己有信心。他认为:我心中没有恐惧,就没有危险。心能转境。这种人往往都在事业上是开创型的,打天下的。

第二种人他看到了保护网,他也看到鳄鱼。他选择相信保护网,他是乐观派的,乐观型。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他往往往光明面去想,这种人成功机率很高。第三种人往往看到悲观的一面,他不相信乐观的一面。他看到了保护网,他也看到鳄鱼,他宁可相信鳄鱼这一部分,他不敢走,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心态永远决定他的状态。

你说这个技巧重要吗?走路的技巧重要吗?身为一个技巧,你看谁都会走路,但是心态不同,影响了你的行为。我们看国际的比赛,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真正高手相对峙的时候,技巧一定是其次,你的心理的素质、心态决定你的状态,所以跟本经是一样的。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有什么样的思想,你就会造什么样的业力,就会变现什么果报。你的生命完全是从你的现前一念心性的活动显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讲循业发现。

我们告诉大家一个修行的观念:你觉得看谁都不顺眼的时候,其实你要赶快去忏悔,不是改变别人。因为你自己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知道生命从什么地方来!所有的东西都从你的内心表现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道中轮回苦多乐少

我们在六道中轮回,苦因多,乐因少。 什么是乐因?就是...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

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

妙祥法师:该如何彻底打消淫欲心

问: 自从看了戒淫欲的书后,感觉挺可怕,请问法师该...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梁文道: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佛教徒的八个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人们对佛教有诸多误解。比...

戒淫诗(图)

...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