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圣严法师  2017/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从生起呢?

圣严法师答:这两句话是《大乘起信论》中的名句,也可说是佛教的唯心论,其义理相当深奥,现在仅就它的现象面加以说明。这两句话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念头和身体能够改变环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学且超越心理学的层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闷、失意、悲观、倒楣时,不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觉得不舒服、不对劲。当一个人被爱、爱人都很称心如意,事业工作都顺利,他会觉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满活力。既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个世界,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心生种种法生”就心理学的层次而言是讲得通也可体会得到的。

另一个层次则比较高深。我们所看到、接触到的人事物现象是怎么来的呢?都是由于心的活动再加上身体的行为。心下了判断,做了决定,然后由身体来执行这个决定,产生运作,因此使得环境改变。有人想买房子,于是他赚钱、存钱、再借一点钱,结果买得起房子了。

从佛教的立场看,我所主张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必须从自己内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灵环保。自己内心希望改变自己的品质,继而从礼貌上、行为上,自我提升,然后用语言、行为影响他人,使环境改变。因此,“心生种种法生”是凡夫体会到也做得到的。

“心灭种种法灭”也一样。我们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现象是随着我们念头的转变而变,这叫“心灭种种法灭”。

如果讲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现;只要圣人心出现,凡夫世界就消灭。所以佛成佛时,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

何谓菩萨?何谓佛?

网友:何谓菩萨?何谓佛?我总是把佛学归结为哲学体系...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蒙山施食的问答

问: 师父,我还想请问一下关于蒙山施食,如果刚开始...

佛教认为人生如梦,这样是消极吗

问: 佛教认为人生如梦,难道不是消极吗?这样人生有...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这样有何不妥

问: 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甚至皈依佛门也是为获得...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圣严法师《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六十华严...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什...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修行人,别说什么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以善变应万变

今天一早走进办公室,老总公告公司,将全面替换计算机...

参禅琐语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星云大师《不能不信的因果》

信佛重要,还是信因果重要?我个人认为:宁可以不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