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2014/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谓‘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么呢?

中台禅寺答:佛法的根本道理是所有烦恼皆源于‘执着’,破除了心中所有的执着,就是自在与解脱。

而世人的执着为何如此之多、又如此之深?源于将世间一切变动无常的人、事、物都看得太实在。因此,喜欢的人事物就想永远拥有,得而复失则怅惘失落,乃至悲伤难解;讨厌的人事物就希望立即消失,避之不得则苦恼烦闷,乃至横生恶心。所以欲得心灵之解脱自在,就从认识一切人事物变动无常的本质开始,进而‘放下’对所遇一切人事物的执着。

所以‘放下’二字,一般人说得轻松──放下、放下,当下似乎因为和朋友聊得开怀,情绪稍得纾解,而放下了烦恼。一会儿和友人分手,回到家独处时,又上心头!为什么?因为没有建立对人事物本质的认识,没有认清欢喜、苦恼的虚妄来源,所以‘放下’不过是一时间的不去想它而已,并没有真正破除心中的执着。

大彻大悟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彻悟了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本质是变动无常,了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之语),看待一切人事物的眼光,和凡夫俗子爱憎分别、取舍计较、患得患失完全不同。彻悟的人在每个当下都是‘无住生心’,也就是面对当下所遇的人事物,都能‘无所住’──不生执着(因此也就没有喜欢、讨厌、想要、排斥……),而‘生其心’──自然而然地以清明无染的智慧心,言所当说、行所当为。

‘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么呢?就是悟了‘无住心’的妙用,就是悟了‘无住生心’才是大智慧、大自在、大解脱,也才是真平等、真慈悲、真安乐!世间一切的不公正、不公义,不都是来自欲以一己的主观价值强加之于他人;世人一切的不坦荡、不安然,不都是来自对人、或事、或物……生起了喜恶、爱憎、取舍分别的执着心吗?唯有悟到《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方能真正从执着烦恼当中永远解脱出来。

《楞严经》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彻悟了无住心是真正安身立命处,在每一个当下实践‘无住生心’的真理,心地清净无住,面对一切人事物,在清明地应对进退、自利利他之中,心却寂然不动,无一执着的心念生起,如此智慧自然通达无碍、心量广大慈悲;世间一切纷纷扰扰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热热闹闹的梦,既是梦中事,什么也不会去分别计较、患得患失了。只是为所应为,以慈悲、智慧接引大众共同迈向自在解脱之道,这就是彻悟者的心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生意不好,供护法有用吗

问: 生意不好,供护法能管用吗? 达真堪布答: 想要...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这样的学佛观念是否正确

问: 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

1、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五百释子不见佛缘

尊贵殊胜的毗婆尸佛示现涅槃,像法流布之时,宿具善根...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

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