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圣严法师  2015/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大家都知道神秀禅师跟六祖惠能是同门,也知道神秀禅师属于北宗禅,主张渐法。这是一般的传言,其实不必如此呆板划分。

此偈的典故出自《法华经》。有一位富翁出远门,把独子留在家乡,后来家产旁落,孩子变成乞丐。父亲在另一个城市又经营了很大的产业,儿子流落到该地,不明究里,登门乞讨。父亲很惊喜,准备收留他,日后再相认。但儿子认不出父亲,也不知他存的是什么心,疑惧之下,连夜逃走。

这个故事比喻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都是佛的独生子。佛要接近众生,希望他成为佛的继承者,众生却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佛有什么关系。

以现代眼光解读“舍父逃走”,可以说人往往舍近就远,舍己求他,自我菲薄,自我糟蹋,自我怀疑。我们在一生之中固无可能立即成佛,但每个人生来自有潜在的能力和基本的善心。在某些情况下,人若无理想的环境,他会随波逐流;此后一旦遇到好机缘,却无信心接受栽培。美国有许多流浪汉,四肢健全但心理脆弱,即使社会福利机构把他们安置于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并施以职业训练,他们也会逃走。原因是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光明的前途。

台湾也有街头游民,其中有些人曾经工作过,也组织过家庭,但遇到挫折之后,再也不相信自己爬得起来,再也不相信自己有潜力、有能力可以跟其他人同样上进独立。其实,不要说游民,即使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有些只能伸而不能屈,只能一帆风顺而不能惊涛骇浪;受一点小挫折还过得去,受大挫折就一蹶不振。这种现象也叫舍父逃走。人的一生失败是难免的,只要心不死,总有爬起来的时候,不要不相信自己。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我们的内心具备一切可能,只要因缘成熟,不论是大目标、小目标,总能走出一条路。修行佛法的人如果不断地向环境追求依靠,自己不能独立,就无法开悟。一般人如果自己不求成长,无论他人如何扶助,永远无法立足;何况向外驰求又疑惧别人的援手,更是伊于胡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达照法师:念心

新生菩萨动脑筋,总是想要觅真心; 寻遍人天无落处,...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鱼翅燕窝背后的凶残

燕窝乃是东南沿海的一种叫金丝燕的鸟,用唾液伴海藻筑...

圣严法师:尊重同事如同菩萨

同事之间要彼此相互尊重,常常心怀谅解,上级对下属也...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