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大安法师  201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种:泛泛悠悠、敷衍了事的净业行人。他也有功课,也在念佛,但由于生死心不切,加之心很浮泛,于是常常找借口中断实修,比如:今天生病了不能念佛,明天有事情不能念佛,后天虽身体很好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即便不间断,日常念佛也是敷衍了事。

第二种:修行蛮精进,但内心贪恋世间的五欲六尘的净业行人。这类行人虽然念佛,但不求来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今生可能很贫贱,听说念佛能累积很多福德和功德,所以就希望自己通过念佛,下辈子能转生到富贵之家享五欲之乐,以此作为他的修行目标。

我等众生无量劫以来在五欲六尘中打滚,能够通体放下五欲六尘需要具备大丈夫气概,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财色名食睡;一种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它们虽不是欲本身,但能够引发净业行人占有欲,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叫五欲。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它是本能。

十二因缘当中讲六入,我们的六根会自然入到六尘里面去,所以六根不追逐六尘虚幻的快乐不是一般浅显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具备甚深般若空慧和坚固生死之心才能降伏趋向五欲的妄心。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就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众生就是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系缚,常常为追逐五欲而奋斗一辈子,得到了会欣喜若狂,进而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追逐不到就懊恼郁闷。

众生追逐五欲就像狗啃骨头,虽然没什么滋味,但却舍不得放弃。追逐五欲会引发争斗和痛苦,就像秃鹫为争夺腐肉而相互厮杀,就像一个人手持火把逆风前进而烧到自身,就像脚踩在毒蛇身上而遭毒害。其实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如同梦幻泡影,稍纵即逝。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会贪恋执著五欲虚幻之乐,甚至在临死前都不舍弃。比如有人在其濒临死亡时,哪怕只剩一点精力,都会思念情欲,所以这就是我们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不休不得出离、遭受无量剧苦的深层原因。

第三类:追逐天人微妙五欲之乐的净业行人。他们获得人间的五欲快乐还不满足,还要追求来生转生天道继续享受五欲之乐。

第四类:希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弘扬法道,普利众生的净业行人。这些人确实很有道心,他们或许今生就是出家人,或者是社会官员等在家俗人,这类人通过念佛来求来生能童贞出家,一闻千悟,得佛法大总持,在世间来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对于这一点,可能其他的某些佛教宗派会赞叹,但站在净土法门本位上是不被认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益西彭措堪布:往生之路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吗

问: 是否我们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鲁迅与佛教之缘

和僧人结缘 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暇满人身最难得

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医生的处方

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