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莲池大师  2015/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与不知同。昔须达①为佛营室,佛视地上蝼蚁,而谓达言:“此蚁毗婆尸佛②以来,经今七佛,尚在蚁身。”夫一佛出世,历年甚久,矧曰七乎?释迦而后,过五百余万岁而慈氏③下生,名第八佛,未知此蚁脱故身否?纵脱蚁身,未知何日当得人身也。今徒见举目世人,比肩相摩,而不知得之之难如是。既得人身,漠然空过,真可痛惜!予之懈怠空过,不能不深自痛惜,而并以告夫同志者。

【注释】

①须达:又作须达多。华译作善施、善给等。为古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长者,波斯匿王之大臣。其性仁慈,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誉为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建造祗园精舍供养佛陀。

②毗婆尸佛:为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之第一佛。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胜见佛、种种见佛。此佛出世在贤劫之前九十一大劫。

③慈氏:即弥勒菩萨。《华严经》云:“或见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

【译文】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句话谁不知道?虽知道却并不在意,则等于不知。从前须达长者为佛营建堂室,佛看到地上的蝼蚁,便对须达长者说:“这些蝼蚁从毗婆尸佛以来,历经七佛,如今仍是蚁身。”试想,每经一尊佛出现于世度生,尚要等待很久年代,何况七尊佛呢?就像继释迦佛之后,须经过五百余万岁(依《菩萨处胎经》为五十六亿七千万岁),然后慈氏下生,名第八佛,到那时还不知这些蝼蚁能否脱得蚁身?纵然得脱蚁身,又不知何日才能得人身?今举目见世人摩肩接踵,而不知得人身竟是这样难。既得人身,却又漫不经心地空过一生,真可痛惜啊!反思我自己有时也是懈怠虚度,不能不深自痛惜,藉此也顺便遍告诸位志同道合的人。

——辑自《竹窗随笔注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

比丘与田主人

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

孩子害怕父母做的八件事

引导语: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宝,含在口里怕化了,捧...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大自在:本焕图记

慈祥的笑、开怀的大笑、童真的格格笑、抿嘴狡黠的笑、...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释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

宣化上人:天灾人祸的根由

杀业太重的后果,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贪欲者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

有些人将优质的财物贮存起来,而使用下劣的财物,妄想...

年轻时造了很多增长业,现在要如何补救

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 前面的八个是就着造业...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