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净界法师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个总结。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这个地方讲出了两种生命的结果,那么先讲一个道理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说我们在佛教里面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修了很多的法门,我们也布施也持戒也念佛也持咒,那么谁来引导我这么多的善业呢?意先导,你心里的状态,你的思考模式引导着你所有的善业,由你的思想来做主也是由你的思想来引导它造业。那么假设你今天是以染污意,就是你追求世间的那种杂染的名利,那么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你总有一天要尝到痛苦,如轮随兽足,就像这个轮子永远跟着前面的动物在走,这个轮子是不能决定的。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他积集善业最后是痛苦呢?

这有两种可能,如果你学佛得很早,你很年轻学佛,你大概到中晚年你的福报就会现前,这是正常的,佛教就是不断地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嘛,所以你的生命就很快会改变,你会很快地出现快乐的果报。如果你发菩提心的人,面对这个果报他是不迷、不取、不动的,他继续会往前走,他不会住在这个福报,但是这个福报一定会出现,因为因果法尔如此。但如果你一开始的发心你就为了福报来修善业的,糟糕了,你这福报你就通不过去了,你就住在上面了,然后你就开始享受了,就放逸了,那么你今生就开始放逸,你来生就直接堕落了,因为你善业提前起现行了,所以你在享受福报的时候你的烦恼就开始活动了,福报享尽,你第二生就堕落了,这是第一种情况,你学佛很早,你善业修得很多,到晚年福报现前,因为你发心不正,结果你陷入了福报的陷阱当中。

你不能够说福报害人,因为你自己的发心不对,因为很多人也是福报现前,他走得过去,他追求更好的东西。这个生命是这样,你要拒绝档次低的东西,你后面的东西才会出来,佛法修习是一层一层的,佛法会先给你比较低层的东西,你不要你再往前走,它再给你更高层的,你再不要它再给你更高层的,它是一层一层出现的。如果你学佛得早,你晚年就起现行,这个就考验你的发心了。你发心错了,你今生就直接陷进去了,你第二生就直接堕落了,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人他比较晚学佛,他善业相对的修得比较少,他的福报到来生才起现行,那么这种人第三生堕落。来生你会很快乐,但是你跑不掉,这种快乐你跑不掉,你一定陷进去了。因为你第一生你在造善业的时候,你的心就住在这里了,所以第二生福报现前的时候,你一定会放逸,你绝对跑不掉的,然后你是第三生堕落。所以这个痛苦什么时候出现呢?不是马上出现,因为你积集善业怎么会有痛苦呢?它是在善业结束以后出现痛苦,可能是来生,也可能是第三生。当然要怪就怪自己,因为你的一开始的发心档次不高,所以你就容易陷进去。

第二个我们再看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个道理跟前面一样,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所有的行为是由内心来主导的。假设我们以清净的菩提心来发动我们的口业——我们赞叹别人做很多的慈善事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诸位,如果你发心发的水准高一点,你还是会享受快乐的,但这个快乐不会障碍你,这个叫作自在的快乐,而不是带业的快乐。

你看有些人他人生活得很快乐,但是这个快乐不会让他堕落,他不为所动,他能够很快地从快乐走过去,得到后面更好的东西,他要的是摩尼宝珠,他不会在乎这种路边的生灭的小花。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他福报现前的时候他走了过去,有些人走不过去呢?就是你自己的发心不同。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一定要先修善,一定要断恶修善,你一定要先有人天乘的基础你才有所谓的出世的功德,所以学佛很矛盾在这里,我们都要修善,但是修善的结果就会出现福报,而出现福报就会让我们迷惑颠倒,这个地方是大问题,那么就跟你刚开始的发心有关系了,如果你发心的时候发得很高,你为了成佛为了求生净土,你很容易从快乐的果报里面轻轻地走过去,福报变成你一种增上,因为你有福报,你更专心的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福报为你所用,你是主动权,你掌握了福报,福报听你的。

如果你发心错误,你就被福报牵着走,福报牵着你走,你就堕三恶道去了,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一定要经过福报这一关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过得了,就是看你的调伏力,引导力了。因为你一定要先断恶修善,一定要先修善业,然后才有所谓的修止观,所以说我们往生净土的人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很大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你在佛号里面操作你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但这个功德有很多种可能,你现在就是说你怎么样引导这个佛号趋向于净土,这是我们的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那是你没有福报》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

真正的富有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

心中隐藏着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任性的孩子,他隐藏得很好,化妆得非...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宣化上人:道德是为人的根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江河之水后浪推前浪,韶华易逝,...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佛示四种云喻

佛陀昔日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众开示...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