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道证法师  2015/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让你来念佛,供你吃,供你住,你只要念佛就好。结果非常的意外,所有的人都没有办法坚持到最后,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师父的师叔。为什么?我想是因为如果叫你每天什么事都不要做,只叫你念佛,如果你在理上没有了解,你能够这样信受念下去吗?这应该是最主要的问题吧!』

下面我们就来检讨,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办法坚持念三年,只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呢?这检讨起来有几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就是念佛的动机错了,念佛的动机,不是求生西方,是求我要得一心不乱,也就是以一种很强烈的『有所得心』,结果呢?一天没得,两天没得,一年没得,就觉得很失望啊!很沮丧,没有成就感。被失望的情绪打败了,就失去信心,想去找其它的法门。其实,没有得一心不乱也能往生啊!就是往生凡圣同居土啊!有信愿,就可以往生,反而是失去信心,才不往生。

检讨这样的动机,根本就错了,一方面,求我这个小水泡,要如何成就,这基本上已经和佛法去掉我执的方向相反了!佛说要无所得,我们偏要有所得,就是和佛抬杠啦!《涅槃经》说:『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啊!心中想要有所得,就是朝着无明迈进。口中念无量光的名字,心中向无明,这样频道会对吗?

很多人很可爱,把一心不乱,想象成另外有什么可以得。好像得一心不乱,会有一个奖杯,从空中掉下来,上面写着『一心不乱』,颁发给我。

其实,念佛,是最轻松不过的事了!当下专心,都摄六根,这是最不累的,眼睛也省得东张西望,耳朵也省得乱听,身体省得乱动,不是最不累吗?当下都摄六根,管一个字就好了,何必另外再起一个心,急着,要另外得到一心不乱呢?忏公师父说:『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这样就两心啦!起步就两心,时时都两心,要何日得一心呢?』

再检讨第二个原因,念佛不外是采用行住坐卧几种姿势,如果不懂得『端正,又轻松』的原则,结果就会把念佛这种最高的享受变成苦行啊!打坐苦,拜佛又苦,经行又苦,一苦起来,就把佛丢掉,把信愿丢掉。其实不是念佛苦啊!是念错了!念得不如法,才苦啊!心里一有所得,就很紧张啊!很紧张当然身体肌肉全部绷紧了,绷紧了支持不久的,一定会又酸又痛,很苦的。动机一有点不对呀!就是没有正念,身体也不会端正。不端正啊,东压迫,西压迫,一定会苦的,苦了就支持不久了!

所以最主要是要调心,动机正确,才能端正轻松。真正动机正确了,正念提起了,自然万缘会放下,放下就轻松啦!有所得心很强的人,念起佛来一定像找人打架,找妄想打架的样子。没人跟他打架,他也打得很累呀!这当然支持不久的。

第三,再检讨这种修行方式,依照印光大师的开示,像这样一门深入,把其它的事都废掉的方式,只有打佛七的时候才可以用。如果平时长期这样,请大家注意哦!除非是菩萨再来的根机,否则一定会发生,骄慢懈怠的弊病。为什么呢?凡夫的心很容易就生起厌倦啦,一下子腿痛啊,就厌烦了,一下子又蠹蛄(打瞌睡)了,根本就坚持不下去,结果反而会因为行不下去,连信心都破坏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这是自己搞错方法!一方面不懂得弥陀大愿,一方面不了解自己的根机程度。弥陀大愿有说到:不论做什么事,都可以以善根来迥向西方,就是为别人倒一杯茶,扫个地,也是迥向西方,这样以『善根迥向西方』就可以往生。所谓迥向西方,就是有信愿啦,佛就会来接,安心念佛就好了!

注意,佛是说『要往生』这样的心没有乱掉,重点是『心』的问题,是心不乱,不是身体懒得动,不是身体不动哦!不是教我们什么事都不要做,等着茶来张口,饭来伸手。其实什么事都不做,也还有做『那个什么都不做的』那个事啊!就算茶来张口,饭来伸手,也还有张口和伸手这些事啊!也还有做呼吸的事,还有大小便打瞌睡呀!怎么有人能长期什么事都不做呢?

印祖说:『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也就是假如一直下雨,或一直出太阳,一直太冷,或一直太热,根本生物就不能活啊。必须要有调剂,有时下雨,有时出太阳,有适当的寒热调节,生物才能活得好。所以印祖教我们修行,要自量其力,就是要自己衡量自己的程度:如果不是菩萨再来的,只是初学的人,就要以这种等着茶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方式,说这样是要一心念佛。其实都会变成懈怠、骄慢,把『自修』变成『自私』。注意哦,自修和自私常常是一线之隔而已。

印祖提到,很多标榜一心念佛什么都不肯做的人,结果都变成像杨子那种,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弊病。变成很懒惰,懒得为人做事,像个大少爷、大少奶奶,又以为自己很会念佛是第一伟大的功德,不必再做别的事啦,结果变成骄慢地不得了。其实这种心,都是在念骄慢和懈怠,根本就没有『念佛』哦!这就是理论不清楚,又没有读印祖开示,误以为自己是菩萨再来的根机。

其实不是『一心念佛,一门深入』不对哦!也不是念佛不能够包含万德,全摄佛功德哦!如果是照蕅祖说的:以信愿为出发点的至心念佛,确实是『全摄佛功德』,『当下圆明,无余无欠』的。问题是他念错了,没有念到佛,却念到:我什么都不做,我要赶快得一心不乱,念到:我念佛最了不起,都念到这上面去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放下万缘单提一念

一、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最强的排毒食物,让你皮肤变好

人有好多疾病都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毒素而引起的,要有...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临终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最高境界的平凡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