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大安法师  2015/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当危处值奔轮。

琼林玉树堪留意,绿鬓红颜正健身。

劝尔后生须念佛,老来迟钝少精神。

老人念佛是常规,到此休寻别路歧。

眼合眼开无异见,身来身去有光仪。

往生净土全由我,除却心王更问谁。

名字若标莲萼上,定参贤圣不须疑。

——省庵大师 《西斋净土诗》

现在的年轻学佛人中,多有好奇务胜者,一入佛门便对谈玄说妙之法,颇有好乐,往往对禅宗、密宗感兴趣,而对净土法门漠然。加之稍有些文化知识,常以上根利智自许(或口头谦虚,内心如是自肯),这是可理解的正常现象。

这些年轻人反而不如一些斋公斋婆,斋公斋婆文才不足以广阅经论,体力不能支撑长久坐禅;且桑榆已晚,感到“腊月三十”快到了,渴求出离的生死心较切,是故一闻简易而究竟的念佛法门,便全身归命阿弥陀佛,靠佛力带业往生,了办生死大事。这种心态与行持,乃是以他们大半辈子人生苦痛经历为代价,所获得信仰上的硕果,可庆可贺。这种愚夫愚妇实是根器深厚的念佛人,《佛说无量寿经》指称为佛的第一弟子,所谓愚不可及也。大智若愚也!

那些有点世智辩聪的年轻人,看得几本佛经,了解几则禅宗公案,或密宗的神通感应等,便空腹高心,轻视净土,这山望到那山高,实则并未在心地上下过真实的功夫。大概等到学佛中碰得头破血流,痛定思痛之余,或有浪子回头之一时。待到那时,自认是愚夫愚妇,舍阿弥陀佛慈悲救度,莫由出离生死苦海,如是死心念佛,方是真正的上根利智,是乃人中芬陀利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

把珍贵的生命付出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人生真正重要的大事生、老、病、死降临到我们身上之...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

从极乐回到娑婆世界后还会堕落吗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宣化上人:修道要恒心不变

树是一天一天的长,你虽然没有见到它的生长,但不知不...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

人的生存

人的生存,不能盲目也不能麻木。有人说糊涂点好,想多...

逆境现前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问: 逆境现前,比如下岗,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济群法...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