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净界法师  201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前面都是约着凡夫的发心,邪、正, 伪、真。这个地方是圣人的境界,小、大,是说格局大小不同。

我们先看小格局的发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小乘人,他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他所接触的环境太痛苦,所以在《八大人觉经》上说,菩萨要修福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尽量不要让生命陷入太痛苦。虽然这个果报只是暂时,但是它产生很大的后遗症。可以有稍微的痛苦,因为痛苦会激励我们,但是极度的痛苦会产生后遗症,会伤到慈悲心。极度的痛苦对你内心的伤害,会让你对人生产生极度的厌恶。这个地方麻烦了,伤到大悲了!所以《八大人觉经》说,菩萨为什么要积集善业?你不能堕入到极度痛苦的果报,这个是约着不求生净土的人为什么要积集资粮。

你说:“痛苦怕啥?我可以历练。”但是你不见得有办法历练。如果你的痛苦、你人生所受的遭遇太过不堪,会有后遗症,就是这个问题: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因为痛苦给你的感受太强烈,所以讲什么都没有用,对人生产生极度悲观。所以造成他不敢去关心众生,因为他很怕,一想到生死。要回入娑婆度有情,他怕死了!这种后果就糟糕了!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小格局的发心是成不了大器的。我们看阿罗汉尊者,当然是圣人,但是相对于大乘来说,非常可惜!他做得也不少,你打开《法华经》一看,舍利弗尊者做的事情还少吗?他跟佛陀抱怨说:“我等同入法性,我跟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同样证得空性。”每一部经典舍利弗尊者几乎都没有缺席。他说:“佛陀,为什么我得到的只是一个阿罗汉?我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在山中修空、无相、无愿。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却能够坐千叶宝莲到十方世界转大法-轮,万德庄严?”他的意思就是:佛陀你老人家是不是偏心了?

佛陀说,这个是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佛法的功德是无量的,为什么佛法的功德跑到你的心中变这么小呢?因为你发心小!你把这个法的功德弄小了。佛陀说,天上下的雨水会偏心吗?雨水普润大地,你是小草,你吸收的雨水少;你是大树,你吸收的水多,跟雨没有关系吧!雨就表示佛陀的法水。为什么?佛陀说:”我讲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大乘菩萨就从空性里面、从无住而发心,发菩提心。你无住以后,什么事都不做,偏空了,所以是你自己的心态操作错误,不是法门错误。“每一个法门,我们后面会讲到,每一个法门都是成佛之道,没有差别。所以格局是你自己画地自限,你自己障碍自己了。天台智者大师说,声闻人就是对苦谛太过执着,对痛苦感受太深了,会产生极度的厌离,伤害了他的慈悲心。

我们看看大乘是怎么发心的?“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他有无量无边的愿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他发了无量无边的愿力,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是发心,名之为“大”。我们现在每一个人的佛法都刚起步,我希望大家一开始就把它做好。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们今生做的有限,你盖房子,一开始这个地要买大一点,要圈大一点,你可以只盖一小部分,但是你一开始就买小块地就糟了,最后不够用。

我要提醒所有净土宗的学者,虽然我们求生净土是短期目标,但是你最好把成佛之道也放进去,因为你没有损失。你做同样的事情,发成佛的心到净土,你的因缘更殊胜,何乐而不为?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那么小格局?到了那个地方然后再回小向大,弄得满身的法执。你是一张白纸,是一个初学者,你跟人家学钢琴,人家收你一百块,因为你是一张白纸很好教。

你是老参,他收你两百块。为什么呢?因为他要花双倍的时间,因为你以前学的操作错误,你一开始不跟最优秀的老师学,贪便宜跟第二级的老师学,学到最后很多高等的手法你不会,对不对?你还得乖乖地跟第一级的老师学,他收你两倍的钱,因为他要改正你的错误,得多花一倍的时间。

我们迟早要成佛,你最好有远见。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你也做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到佛道,只是为了求生净土而求生净土,也做同样的事情。但诸位!你们到了净土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你们内心当中产生的调伏力、引导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后半段走得很顺,有些人后半段走得障碍重重。整个《法华经》都在讲这个观念,就是说你一开始就要做好圆满的布局。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佛教的修学它分成两块:有理想化的这一块,也有实际的这一块。发愿,越理想越好。你先不要想做得到做不到,其实说实在没有人做得到,只有佛做得到。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只有一个人做到,那就是佛陀。但是佛陀要你发愿一定有道理,所以你在发愿的过程,要越理想越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务实,先找你做得到的。所以事修跟理观不一样,理观要理想化,事修要务实。

我们很快就要面临来生,与其来生后悔,不如今生就做好规划跟布局。你就大大方方地发心大一点:我为了成佛而到净土去。你照样往生,但是到那个地方结果不一样,你后半段会走得很顺。所以这个小格局的发心跟大发心,产生的胸量格局不同。现在你发心小一般人也看不出来,你做的事跟我做的事一样,但是到后半段,就是你跳跃了生死以外,到了净土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注意你的种子,你播下的种子是不是圆满。我们灌溉可以慢慢来,但是种子不能有差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修行环境

方才讲的寂静处,也是修禅的机缘。佛讲,要给自己创造...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行愿法师《虚拟犯罪不可为 自净其意利社会》

近来,网上流行杀人、偷菜的游戏,人们就虚拟网络游戏...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真正的涵养和品位

※ 心 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

我们只是生命的过客

现在大家每日为钱奔波,有多少都不知满足,甚至到了要...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44位博士谈佛教

1、复旦大学常德博士: 有时一看周围之人那种根本不懂...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传喜法师:放弃杀生,积极放生

放生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呢,叫天有好生之德啊!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