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马祖道一禅师  2020/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踈(同“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謟(隐瞒)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摄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摄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

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其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已悟,却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沉空滞寂,不见佛性。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反复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

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纵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乃至分身放光,现十八变,不如还我死灰来。淋过死灰无力,喻声闻妄修因证果;未淋过死灰有力,喻菩萨道业纯熟,诸恶不染。若说如来权教三藏,河沙劫说不可尽。犹如钩?(同“锁”),亦不断绝。若悟圣心,总无余事。久立,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镜子老师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依攀缘心随逐生灭,故得生死流转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敕罗睺罗尊者击钟,以此引导四...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

如何喝豆浆才最健康

豆浆与我们的饮食生活息息相关,豆浆的营养来源于大豆...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素食7日功

古人说:肉食者鄙,素食者智。于是现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父亲的恩惠

一个经营书报亭的人因为生意越来越差而万分沮丧。他不...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一言不慎即招无量剧苦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

圣严法师《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