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行持善法、积累功德的方法

达真堪布  2015/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行持善法、积累功德的方法

作为修行人,我们都想行持善法、积累功德。但行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积德就更不容易了。怎样才能行持善法、积累功德呢?有九种方法。

第一,深信。首先就是要深信。深信是从明理中产生的,首先要明白这些佛理。明白了佛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信心。在不明理的情况下,盲目地信仰,这叫迷信,是一种愚痴、迷茫的状态。不能迷信,要明信。有足够的闻思才能明理,才可以产生真正的信心,才会产生深信。

第二,肯定。你信佛、学佛,包括依止善知识、学修法门等,心里应该都是非常肯定的。也就是说,首先经过观察,经过慎重考虑,最后下决心、做决定:“我要信佛!我要学佛!我要依止善知识,我要好好修持所选择的这一法门!”心里是非常肯定的。一个智者是不会轻易立下誓言的,他是通过仔细观察、慎重考虑,最后才会立下誓言。一旦立下誓言了,失去生命也不会舍弃自己的誓言。

第三,坚稳,就是心里要坚定,身和语要稳重,不能随便。比如,有人在那儿说他人的是非,自己也跟着说是非。一个人在那儿杀生或者做坏事,自己没有主见,也跟着干。一说要去娱乐场所造业,自己也跟着别人跑。这都是身和语不稳重的表现。要稳重,要有自己的主见。内心不能轻易地随着外境动摇,随便跟着别人瞎跑。

第四,恭敬有礼,内心处处有恭敬心,言行上处处有礼貌,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每个众生都是未来的佛,都有佛性,未来都会成佛。所以,不分好坏善恶、贫富贵贱,内心都要感恩、恭敬,言行上要有礼貌。一般情况下应该对众生客气、礼貌,但有时候态度和方式上也可以强硬一点,这是特殊情况。学佛的人就是学智慧的人,应该要随机应变。

第五是惭,第六是愧。所谓“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惭者羞人”:不敢造业,不敢犯戒,一旦造业犯戒了,怕上师善知识们、同修道友们羞耻自己,心里很不好意思,很在意,这个心叫惭。这样的心态对于不造业、不犯戒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心态,既不怕上师善知识羞耻,也不怕同修道友羞耻。“愧者羞天”:佛菩萨、空行护法都有智慧之眼,一切都知道,怕佛菩萨,怕空行护法羞耻自己,怕他们惩罚自己,在他们面前心里很不好意思,心态很低落,这叫愧。自己要有惭愧之心,知道自己造恶业了,犯戒了,心里很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很多人自己犯戒了还不承认,还找一百个理由来替自己辩护,这种人容易造业,一定会犯戒的。

第七,畏,即畏惧,对业因果有畏惧感,害怕自己造业、犯戒将来要堕落恶趣,要感受痛苦。为什么你现在事事不如意,内心烦恼重重?因为你自己造了业,犯了戒,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而且将来你还要继续遭受痛苦,甚至堕落恶趣,遭受恶趣的痛苦。当想到这些时,心里应该很害怕。如果对业因果没有一点畏惧感,犯戒、造恶业都理所当然似的,那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第八,寂静,任何时候自己的言谈举止都要具备威仪,寂静,调柔,如理如法。

第九,给予乐,也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把众生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精力,让众生生欢喜心,给予众生快乐,尤其是身边的众生。让众生生欢喜心,然后再慢慢度化、引导他们进入佛门 。

一共有九个行持善法的殊胜方便道,通过这些才能真正修持善法,真正积累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结婚也是修行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

龙猛菩萨之毁坏名声六法要

龙猛菩萨总结了即生中毁坏自己名声、来世毁坏善根而堕...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降伏傲慢心的方法

顶礼主要是对治傲慢。人都有傲慢这些不好的习气,若是...

平息世间的八法

证悟空性后的两个境界,一是平息世间八法,一是对众生...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什么才是真学问真本事

什么是真学问?什么是真本事? 真正的学问是看破!真正...

达真堪布:既然都是无常,那信佛有什么意义

问: 既然万法都是无常的,如果有一天外器世界毁灭了...

学会原谅受烦恼控制的众生

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因不同,果就不同。 如果我们想改...

达真堪布: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回向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以敬信之心听法

一日,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此时,...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