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回向

达真堪布  2011/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使它们成为众生解脱成佛的因缘。

做功德要回向,做事情也要回向。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这就是回向。包括干家务,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不要看别人的脸色。今天干了很多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了很多好饭菜,自己满意得不得了,认为他们回来了肯定会高兴,肯定会表扬我。但是他们回来,没有表扬你,也没有对着你笑,心里就觉得受委屈了,又开始烦恼、痛苦了。如果你觉得受委屈了,就说明你没有发心,没有回向。他们无论是否高兴,你都是在付出么!如果他们赞叹你了,给你什么回报了,你一高兴,这个功德就毁了。你求回报,就没有回向。

发心一定要到位。不求回报地去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给自己做的,给自己消业,给自己积福。但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为家人做的,还是为其他人做的——都是有要求,求回报的。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暂时没有什么回报,就开始烦恼。这都是发心不正确,把积累福报的机会变成造业了。

对家人也好,对其他人也好,一定要真心实意,不能虚伪。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我们为家人做事的时候,为大众做事的时候,为他人做事的时候,是不是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如果有要求,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或者是想得到一些功德,这样统统都是发心不纯正,一定会有不好的后果。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有福报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福报确实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

五百商人入海采宝

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

不要用佛法给自己施加压力

我们不择手段,千辛万苦所谋取的财产、事业、权力、地...

不求回报地去付出

蜜蜂不贪恋花而从中善巧地取出花蜜,既没有伤害花,也...

达真堪布;一天做一次回向就行吗

一定要好好修忍辱,如果不修忍辱,以后还要感受这样的...

穷人的故事-学会奉献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

佛度有缘人,怎样才算是有缘呢

我们经常讲,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众生不会得到法益。所...

以觉悟的心态去面对、放下

我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要离开社会、离开世间,...

家人之间如何了缘了债

我们都知道有一天死亡会来临,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死...

有定力了,才能在对境中修

我经常强调,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但是首先...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星云大师《我们要做义工的义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

圣严法师:真的放下了吗

很多人常说:「我早就已经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

敲木鱼的由来

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找回生活中并不遥远的快乐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然而如何才能追求到真正...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