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2013/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果业报,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个人扩大到社会国家,能令社会安靖、世界和平,可见素食的利益不可胜计。在许许许多多的利益之中,我以为素食的最大利益,应是增长慈悲心。这话怎讲?大智度论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说明白点,有慈悲心的人,可望成佛,做三千大千世界的无上法王。所以说素食的最大利益为增长慈悲心。慈悲的意义,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慈悲到极点——大慈大悲,即同如来。

涅槃经和大智度论等都说慈悲有三种:

第一种叫‘众生缘慈悲’。这是在凡夫地修道之人发的慈悲心,因为是凡夫,他对众生相没有空掉,看见众生在受苦不知苦,反而以苦为乐,重造苦因,将来痛苦无穷,于是就生起慈悲心。这慈悲心还不够亲切,须再观想一切众生,六道轮回,舍生受生,生生不已,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的过去父母,姻亲眷属,这样的慈悲心就亲切了;既然把六道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亲属,你给他与乐拔苦还来不及,还能把他宰杀,吃他的肉吗?

第二种叫‘法缘慈悲’,这是菩萨的慈悲,法缘就是证得诸法缘起性空之理的菩萨,他本身已证我法皆空,没有人我相,没有众生相,但是他怜愍有情,不知诸法缘起性空,在那里终日奔忙,起惑、造业、受苦,菩萨为其生起慈悲心,缘于法空之理,随顺众生,与乐拔苦,就叫法缘慈悲。

第三种‘无缘慈悲’,这种慈悲,惟独诸佛才有,佛已究竟证得诸法实相,生相无明都断了,故心无所缘。但是众生没有证得诸法实相,轮回六道,受苦受难,佛还是要大慈大悲,救度六道众生,给众生与乐拔苦。虽然救度众生,而不起众生相,那是佛的大慈悲心,任运自然流露与乐拔苦,这就叫无缘慈悲。

梵网经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食肉之人,杀生自肥,这就是残忍的行为;将这种残忍之心,推而广之,可以损人利己,无恶不作。食肉之人,畜类众生,见到他的身子,闻到他食肉过后身上发出的臊气,舍之远避,例如屠夫入村,狗见惊吠。素食之人,心存仁慈,日益增长,推而广之,一切众生,皆可喜可爱,皆欲与乐拔苦,这就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原理。至若大智度论卷十一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仙鸽,生活优游自在。

有一天,鸽见一人,为大雪弥漫而失道,穷厄困苦,饥寒交迫,在须臾,鸽见此人,大发慈悲心,即飞行求火,聚薪燃之,为此人烤火取暖;又复以己身投火自焚,以施此饥人果腹。仙鸽以此功德,后来转世成佛,即释迦如来。这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事实。我国儒家有‘君子远庖厨’之说,古时候齐宣王,以羊易牛,孟子许其不忍之心,推恩及人,可以王天下。这和佛教的素食可以增长慈悲,以及慈悲为佛的根本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二方大圣人,世出世法,各臻极至。真使我们凡夫众生,赞佩不已。

周礼云:‘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庶无故不杀犬豚。’而唐朝的颜真卿,白居易等,曾先后奏请建放生池,凡此德政,皆慈悲之道,是故周朝享国八百年,唐朝二百九十余年,此皆戒杀护生之善报,非无因而致也,所以我们要想为国家奠基业,为世界求和平,为自身求健康长寿,为子孙求累世繁荣,应竭力戒杀茹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素食营养入门必读

目前营养学家对于健康饮食的建议强调少摄入饱和脂肪,...

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份事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可归纳为三点:不造伤害众生...

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

孙俪:信仰让我更尊重生命

信仰让我更尊重生命 孙俪短短的发型利落又俏皮,简单...

鸡蛋算不算素菜呢

听闻对方吃素,人们通常都会忍不住问一句:鸡蛋算不算...

达真堪布:什么是无畏布施

问: 什么是无畏布施?怎样去做无畏布施? 达真堪布答...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

【推荐】「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施舍的树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

怎样坚守一份天长地久的爱

只想带给对方欢乐的心,所以在我的生命中,只要得到一...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