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印顺导师  2015/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杀生”,还要“护生”,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人以外的)众生,当前动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现。

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有见到鱼池干涸,运水来救活鱼类,有见水中浮有蚁群,快要被淹死了,设法引蚁类到达干燥的地方;也有见市上卖鳖,用钱买来放入池中的。动物在死亡边缘,设法救护他,使他免于死亡,这是放生的本意。

我国自梁武帝禁断肉食,放生就开始流行起来,智者大师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临海,辟一放生池,得到国王支持,严禁采捕放生池的鱼、鳖。

唐、宋以来,国王与民间,有多数放生池的成立。

我所见到的,福建鼓山涌泉寺,寺内有放生院。信徒送来放生的鸡好多!还有一只牛,一只马,常住特地立鸡头、牛头、马头(如库头,园头,门头,“头”是主管的意思)来负责管养。还有,西湖一带寺院,多有引溪水成池而放鱼的。溪水浅而清彻,游鱼五色斑烂,“玉泉(寺)观鱼”,多少变质而成为观赏娱乐的地方。这是我所知道的,放生都放在受保护的特定地区,被放的动物,能平安的度过一生。

台湾的放生池不多,放生的风气却很盛。寺院举行法会,信徒们会自动的集款放生;也有由寺方主办,信徒们发心乐施;还有成立放生会而定期放生的。

放生是慈悲心行,是功德,据说还能消灾益寿,我理当赞叹。但现今的放生方式,副作用太大,我真不敢赞同。

因为,现在一般的放生,不是见到众生的生命垂危,心不忍而放生,让他平安的生活下去,而是为了功德,定期的、大量的买来放生。所放的,主要是麻雀等小鸟、小鱼、泥鳅、乌龟等动物。

定期的、大量的放生,市场上那有这么多!所以要事先向市场去定购;出卖鸟雀、鱼等为业的商人,要设法去捉来应付买主。

买了回来,也不问笼子里、竹篓里、水桶里的小鸟们,先请法师来为他们归依,然后把这些被关了好久的小鸟们,运到山上、水中放生,功德也就完成了。

试问:如你们不放生,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会被捉吗?他们的被捕,是为了成就你们的功德,这是什么功德!如犯法而被关在监狱中的囚犯,国家举行大赦,那可说是“德政”。如为了施行德政,出动军警,把无辜的民众,大批捉来禁闭,然后宣布大赦,让大家回去,这能说“德政”吗?

善心的佛弟子,少为自己的功德打算,也该为无辜的麻雀们想想呀!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

某寺举行大法会,大量──连不会飞的小鸟也捉来放生。恰遇寒流来袭,放生的第二天,到处是死伤的小鸟。一位少年,检了十几只还不会飞的小鸟回去养着,等他们会飞了,让他们自由的飞翔天空。

读了这则报导,我有说不出的感触。这位少年,才是真正的放生者,功德无量!那些自以为放生的,不但没有功德,还要负起间接杀伤小鸟的罪业!为了放生而捕捉,使小鸟、小鱼们,受到恐怖,不自由,这是功德吗?

有的定期放生,在一定的水域内放鱼,时间久了,渔人们到时会来等着。等放生者功德圆满而去,渔人会立刻出来捕捉。鱼儿们被重叠的放在水桶中,时间久了,不大灵活,当下捕捉,十有六七被捉起来了。这次可没有人再来放生,他们的被杀,放生者应负间接的责任!

佛法不只是信仰,不要专为自己着想,迷迷糊糊的造罪业!以放生为事业的法师、居士!慈悲慈悲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

如何供养才能具足功德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问: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

明证法师《不计较歌》

(一) 诸佛不计较,菩萨不计较,学习佛菩萨,万事不...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劝大家不要再堕胎

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你想想,一个生命还未出世,...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四种真正的无上享受

每个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质上所得到的种种。...

证严法师:静思忏悔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