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为道源功德母

传喜法师  2015/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为道源功德母

我们凡夫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想要抓到一个实有的东西,即使在学佛过程中,也经常抱有一种交易的心态,要得到一个实有的东西。现在很多人哪怕去参学善知识,总是想求一个法,如果没有法的话,就觉得好像没有得到什么。

其实我们念佛的人,大家都会知道佛教讲信、愿、行。能不能得到佛教的利益,信是很重要的。信是信心,你有没有信心很重要。有信心的话,三宝的功德自然就会在你信心里影现出来。如果没有信心,这个不是有为的交易,也就是加持力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可以送给你的,这必须是在有信心的人,他的心里面才会呈现出来。

所以首先我们学佛的人要修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很重要的,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法,也不是师父要求你每天要念多少经咒,要做多少功课,并不是这样的。最重要的是信心,众生就是信心很难生起来。

所以藕益大师说,能不能得到佛法利益,能不能往生净土,全看信愿之有无,我们能把这个信修起来了,那就没问题了。这个因有了,果是没有问题的。所有佛法的学习,都要有老师的。你皈依谁,就好好皈依,就是你的清净地,长时间地观察依止,培养对师父的信心。

就像我们生病看中医,开的药方也是在调整的,第一个方子见效了,然后第二个方子再开给你,这样慢慢地调整。佛出世说法,还分三乘法来说,本来就是说诸法实相,但众生不是一下子可以明白的,还要一部一部来说。佛陀为了对治众生那么多的烦恼,说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说你亲近善知识,对他要升起信心。这个信心是很明确的,就是对你依止的人,要升起信心来。

“信”的内容很多,总的来说我们信三宝了,但怎么去实践呢?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在念的时候,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实践的时候,是先皈依僧。我们佛门功课上,按照正规的皈依仪轨来说,不是皈依师父马上出来,而是要皈依的人聚集好之后,维那先喊,我为汝等恭请某某堂上,某某法师,此法师诲人不倦等等,介绍他的功德。介绍完法师功德,再称,若不依师,焉能闻法。你没有依止好的师父,你怎么能听到佛法。你怎能理解佛法的真实义呢?如果你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你怎么见佛?不要说见佛了,见罗汉我们也见不到。人心还隔肚皮,凡人对凡人还不了解呢。你怎么了解罗汉?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那更不要说了解佛了。

这说明我们学佛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由善知识的带领而实现的。在实际修学上,先是依僧,好好的对僧升起信心来,才会闻法,才会思法,才会修法。所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先依止善知识,信心才慢慢地增长,培养起来。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生起来的,就是菩萨的信,还有十信位,还分十个级别的。所以以后找到自己有缘的善知识,就要好好地跟着,慢慢地培养和建立这个信。这样我们就会进入佛法修行的状态了,了生脱死就有可能会实现了,否则我们的愿望跟结果还差很远。

《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跟五祖说:未悟师度,悟了自度。我们都还没悟,就好好的求“师度”,悟了才自度。六祖大师就是悟了之后也不能抛开五祖大师,因为信心建立了,是没有来去的。如果认为有来去,你还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来去,那走来走去,还是没有走出五祖大师的加持力。

所以在这个方面依止善知识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学佛法,就是世间你学木匠,学裁缝也要找到好老师。学中医也是要找到好老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师。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佛教徒,首先也要找到好的师父,然后依教奉行,闻思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

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佛法是甘露,但要装在干净的杯子里,如果杯子本身有漏...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经低级了,你读三年级...

传喜法师:如何恢复精进的心

问: 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

蛋是素的吗

问: 蛋是素的吗? 传喜法师答: 我们觉得吃鸡蛋很方便...

如何引导家人学佛

问: 对于不肯学佛,而且我执又很重的家眷,如何引导...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

每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

信、进、念、定、慧

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