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即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

索达吉堪布  2015/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即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

不要说具有清净戒律的出家人,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

为什么呢?因为如今的出家人无论再怎么下劣,最迟也会在胜解佛出世时证得圣果,从这个角度而言,任何出家人都不应该受到迫害。

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有些出家人是非常清净的大德,而有些出家人虽然表面上出了家,可是他们戒律不清净、行为不如法。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出家人,在家人都应该恭敬、供养、赞叹他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现在有些在家人天天说出家人的过失,当然现在的确有个别不如法的出家人,因此有些指责的语言似乎也情有可原,但我希望在家人还是不要说出家人的过失。因为不管怎么样,出家在世间的一切行为中是至高无上的,《正法念处经》中说:“佛说一切法,出家最第一。”所以,在家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恭敬出家人。

佛经中说:“梵行行中胜,能得一切乐。”即便不谈出家的无量功德,单单以能够获得超越世间的快乐而言,出家守持梵行、过知足少欲的生活也是非常殊胜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每一个众生都在寻求快乐,可是以智慧观察就会发现,唯有出家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有些人看破了世间悲欢离合的虚妄本质,甘愿选择清贫寡欲的出家生活,这些人是世上最快乐的人。

相反,有些人虽然很富裕,金钱、跑车、豪宅样样具足,可是在表面幸福的背后却隐藏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痛苦和忧伤。如果这些富人也有出离心,像出家人一样过简单、清净的生活,自然而然就会拥有快乐。

刚才我们提到,即便再下劣的出家人,在胜解佛出世时也能获得解脱,这个原因是这样的:

往昔,有一千个太子在一位如来面前发愿成佛,他们就是后来的贤劫千佛。当轮到最后一位太子发愿时,前面的太子取笑他:“我们成佛后广转法-轮,令无量众生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把众生都度完了,你成佛后还怎么度化众生?”那位太子说:“如来的道法不可称量,众生的数量也无有边际,发愿的力量也不可思议。”随即他发愿道:“愿我成佛后的事业、寿命等同于前面九百九十九尊佛事业和寿命的总和,所有在九百九十九尊佛教法下破戒、造恶业的出家人在我的教法下都获得解脱。”这位太子就是未来的楼至佛。

此外,佛在《大悲经》中也对阿难说:在我的教法中,凡是身著袈裟之人,不管是真正的沙门还是形象上的沙门,都将于弥勒佛乃至卢遮佛(即楼至佛)出世时次第得入涅槃,无有遗余。

真正观察起来,世间人就算再怎么了不起也无法和出家人相比。佛经中说:“诸在家人如狗的尸体一般,破戒的出家人则如大象的尸体一般。”狗的尸体没有多大价值,甚至没人愿意吃它的肉,而大象的尸体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说在家人像狗尸一样,那么破戒的出家人就像大象的尸体一样,虽然他们不能再和僧众共住,也没有资格再享用僧众的财产,可是他们依然有很多剩余的功德。麦彭仁波切也说过:“虽说破戒如人尸,然具剩余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胆,獐子尸体具麝香。”

不要说真正发心出家,即使在精神迷乱或者演戏时出家也有很大功德。佛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喝醉酒后到佛面前请求出家,佛让阿难为他剃头、穿法衣。那个人酒醒后发现自己成了比丘,马上脱掉袈裟逃跑了。诸比丘不理解佛为何开许醉汉出家,佛说:“此人无量劫来都没有出家的心,现在因为醉酒而暂时萌发出家的心,以此因缘以后他能出家得道。”

《万善同归集》中也说:“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向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醉酒、演戏时出家都能种下成道的因,如果真正舍弃世间的贪爱,出家成为大乘比丘,这个功德就更是无量无边了。

现在有些人认为出家只是一种仪式,出家人的法衣也只是一种职业服装,就像医生必须穿白大褂一样,藏地的出家人必须穿红色的法衣,汉地的出家人必须穿青色或灰色的法衣。

有一个知识分子问我:“很多人见到穿红衣服的出家人都特别恭敬,可是我看你们的衣服是一般的红布做的,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人们对这种衣服特别执著呢?”我回答他说:“在《律藏》、《地藏十轮经》、《宝积经》和《正法念处经》等佛经中都讲了出家和袈裟的功德,这些道理我们暂且不谈,我举一个世间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本来,警察的制服和很多衣服的质地是相同的,可是人们一看到身穿警服的人都会有恐惧感,这是为什么呢?以此类推,出家人的衣服虽然是普通布料做的,但身穿这样的衣服也有特殊的作用。”。”

出家人的法衣有极大的加持力,不要说身穿完整的法衣,即便携带法衣的一块碎片,也能遣除非人、鬼魔的违缘。我看过梦参老和尚的一个开示:

以前印度有一个人住在尸陀林里,当地有一只恶龙经常吃人,一天这个人见到恶龙向自己走来,心中万分恐怖。尸陀林中有一具出家人的尸体,身上的袈裟已经烂了,他随手捡起一片袈裟的碎片放在头顶上。恶龙见后十分害怕,就不敢过来吃他了,他以此保全了性命。

《地藏十轮经》里有很多此类的公案。许多经论中对法衣的功德讲得很清楚,现在有些人不知道法衣的功德,这些人应该好好学习这些道理。对出家人来说,如果明白了法衣的功德,身穿法衣就是一种理智的行为,不管面对任何人,你的行为都不会轻易转变。如果不懂这些道理,虽然你暂时以“迷信”而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可是如果有人说:“你的衣服和我的工作服没有差别,你穿这样的衣服没什么必要。”你也许马上会认同他的话:对,他说得有道理,穿什么衣服都是一样的,明天我就换一件白色的衣服。如果一个人的见解出了问题,他的行为肯定会出问题,现在很多学佛的人行为不如法,就是和他们的见解有关系。

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他的相续中还是有很多功德,依然值得世间人恭敬供养。《地藏十轮经》云:“譬如贾客入于大海,杀彼一类无量众生,挑取其目,与末达那果和合捣筛成眼宝药。若诸有情盲冥无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宝药涂彼眼中,所患皆除得明净目。破戒比丘亦复如是,虽于我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威仪形相,能令无量无边有情暂得见者尚获清净智慧法眼,况能为他宣说正法。”

此外,破戒的出家人也胜过一切外道和在家人。如《地藏十轮经》云:“瞻博迦华虽萎悴,而尚胜彼诸余华,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赞僧功德经》云:“破禁比丘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虽然破戒比丘已经没有戒体,但他最初发心出家的功德非常殊胜,百千万亿在家人的功德也无法与之相比。

出家人由于具有殊胜功德而成为严厉的对境,人们不仅不能损害他们,甚至不能对他们产生恶心,否则也会造下恶业。

佛经中说:“任何众生对身著袈裟之比丘生恶心,则彼于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生恶心,于三世圣者生恶心故将成熟无量罪业之果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中也说:“有诸数取趣,于师及比丘,暂时起恶心,命终堕地狱。”相反,如果对出家人产生善心,则有极大的功德。

《地藏十轮经》中说:看见破戒出家人时,应该生十种殊胜思维,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忍、念出家、念静虑、念智慧、念宿植出离善根,若生此十种殊胜思维,当获无量功德。

根据这个教证,看到破戒的出家人都应该观清净心,可是现在有些人不要说对破戒的出家人观清净心,就是见到清净戒律的出家人也像眼中钉一样特别憎恨,这种人真是业力现前。

不要说不能对出家人生恶心,甚至也不能轻蔑、毁坏他们的法衣,否则会招致大罪报。相反,如果恭敬法衣则可获得无量功德。《地藏十轮经》中说:“一切智者极赞叹,此大仙人胜幢衣,何人于彼作供养,定脱三有诸束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最好的护身符是戒体

我们皈依三宝,获得戒体以后,不用惧怕一切恶魔。其实...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

八关斋戒略说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青年们的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