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善导大师  2015/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既有大恩。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阙。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极深重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善导大师文章列表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孝顺儿女,孝顺孙

在佛教里经常可以听到冤亲债主这个词,其实大家都是冤...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

星云大师《为父母亲友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

圣严法师《祭祖》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当我老了,希望儿女们不要嫌弃我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

禅定的五种障碍和对治方法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

信愿法师《生死之解脱》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

不勤而冀得,娇弱频造罪,临死犹天人,呜呼定受苦。 不...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世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我的问题。凡事有你、有我...

莲藕的14种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