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祭祖》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的祭祀。

佛教在印度,没有祭祖这样的事,因为佛教相信人过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即去投生转世,福报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转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间,福报小或业报重的人,也马上投生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去,如果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还没有转生的就沦为鬼道众生。

因此,人死了以后,并不等于全部沦为鬼道,佛教是相信人死以后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是鬼道众生,他可能升天、可能转生为人、可能转生为三恶道的众生,不一定老是在鬼道,那是不是一定要祭祀呢?

如果还在鬼道,是应该祭祀;如果不是沦为鬼道众生,是不是还需要祭祀呢?当然,对祖先的怀念是应该有的,我们佛教徒,对祖先忌日所作的纪念方式有:为他们作布施的功德、为他们诵经、为他们念佛、为他们修持种种的修行法门,把功德回向给祖先们,对已转生的,可增长福德,可减少业报的苦难;对还没有转生、仍为鬼的,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减少为鬼道的时间早一点转生。

中国人是重视孝、重视伦理的民族,因此,只要是优良的风俗习惯要保持,我们佛教徒不反对祭祀,只是对于纪念祖先的方式更掌握慎终追远的精神。如果家庭的成员已经都是佛教徒了,可以已念佛、念经、拜忏或供僧、供养三宝或布施贫穷、作社会福利事业,以这些功德来纪念、来回向给祖先,这对他们是更有用的。

如果家庭里还有人没有机会成为佛教徒,他们认为要祭祀,以表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机会和行动,那也很好,不要反对,可以陪着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希望用清明、中元这一段时间,到寺院里去做团体共修,可向家里的人说明,我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祖先,用不同的修行方式来报答祖先,或许家人也可能跟你一起去修行,如果他们不赞成你去寺院修行,你在家里边也可以以诵经、拜佛作为纪念,也很好。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卧病在床,儿子每天都得送饭到房间给她吃。...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学到...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不孝父母业难消

父母是相当严厉的对境,对他们稍有不敬或欺辱,这种业...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脚乱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

皈依,让生命觉悟

各位同修: 下午你们要皈依三宝了。我们过去有皈依过...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闲神野鬼

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