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圣严法师  2010/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为了名利,一天到晚辗转在世俗尘劳中。到底我们每天这样忙碌奔波,为的是什么?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又是什 么呢?

而且一般人的观念都认为:「为谁辛苦为谁忙?」忙忙碌碌一辈子,结果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人家栽了树给我们乘凉,觉得很好;我们栽了树让人家乘凉,就觉得不划算、不甘愿。努力的成果让别人享受,好像我们就是白费工夫、白忙一场?相反地,对于享受别人努力的成果,却认为:「不乘凉白不乘凉,不吃白不吃」,彷彿这些都是应该得的一样。

其实,当前世界环境和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经过累世祖先努力,所积累下来的。我们继承了列祖列宗──不仅仅是中国人,还包括全世界所有人类,世世代代的文化与智慧,才能有现在这样的文明。

我们享受的同时,可曾思考:我们承继了多少前人的恩泽?得到了多少别人的利益?如果不努力,是不是对不起过去的祖先,以及后世的子孙?

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人生忙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成就功德。所谓「功德」,讲得通俗一些,就是我们在生命过程中的成绩,那么,是什么样的成绩呢? 

人一生的生命不过数十年,非常短暂,活动的范围、能够接触到的人和事也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为社会整体贡献,就会创造出全人类共同的生命价值,连带也会创造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价值。这就是功德,就是生命的成绩。

佛教也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有过去无量的生生世世,以及未来无量的生生世世;我们会一生一生的轮迴下去,直到究竟成佛为止,也就是最终的圆满。在空间上,我们所处的地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外,还有无量十方世界。因此,我们除了要对现在这一生负责任之外,对于过去无量生所造的种种业力,以及未来世的因缘果报,也要尽责任。而且不仅要对个人尽责,也要对地球上所有的人类和生命体尽责;甚至对地球以外,无量世界中的一切众生,尽起责任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除了为自己的前程努力,也为了如恆河沙数那么多的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努力。不仅仅要在我们的世界建设人间净土,也希望把净土建立到十方世界去,这样,我们永远的忙,永远的累,都是值得的。

就像佛菩萨是永远不休息的。我们凡夫工作多了、累了,就想要休假,菩萨却不会说:「我今天休假!」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岂不是不灵了?事实上我们随时随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随时随地都会来加持我们,在台湾念观世音菩萨有用,在印度念有用,在美国念也有用;在我们的地球世界念有用,在他方世界念也有用。所以菩萨是处处都去,时时都在,菩萨是没有休息的。

那么菩萨成了佛,是不是就应该休息了呢?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以前,辛辛苦苦地修行;证得佛果之后,也未曾停歇,依旧是辛辛苦苦的度众生,从恆河的两岸,东奔西走,过了四十多年「席不暇暖」的日子,一直到他将要涅槃的时候,都还在说法度众生,也从未抱怨自己的忙和累。

只要能做到:「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累得很欢喜」,用智慧来发光,用慈悲心来发热,为了成就功德、缔造生命的成绩而忙,这样的忙碌就会有意义,就是菩萨的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天堂与地狱

人常说做坏事下地狱,地狱有种种苦刑;做善事则能升到...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修行人是胆小怯懦之人吗

问: 很多年轻人非常佩服世间的伟人,认为他们是真正...

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问: 念佛法门,南传佛教比较少用,想请问上人应修何...

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独住

问: 法师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场,那么弟子...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

出家师父到居士家住并化缘是否如法

问: 经常有一些出家师父到居士家里一住就是几天,以...

学佛人该如何吃饭睡觉

壬二、断除贪食: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 ...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人生有两个账户

人生有两个账户,一个是金钱,一个是时间。金钱的账户...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