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大安法师  2015/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他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东西,或者有一点禅定的功夫,或者从邪师那里得了点知见。种种不同!没有真正地明了自性。那他常常就会说一些很狂的话,比如说“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处就是常寂光土,怎么还要以生灭心舍东方求西方呢?”或者说“十方诸佛我一口就吞尽了,哪里去找阿弥陀佛呀?”“十方世界我彻底掀翻了,还有什么净土可求啊?”“你念佛求往生已经是头上安头了”,大概是这些话。

这要注意,无论是净土宗祖师,还是禅宗祖师,特别谈到:真正开悟的人,他求生净土是万牛莫挽的。如果开悟了他还不求生净土,说明他还“欠悟哉”。那么就有些这样的口说玄妙,实际上并没有开悟的人,他轻谈净土。在口头上很轻视求生净土,认为是心外求法,是著相。而且是蔑视往生,心里带有一种蔑视的心理:你看我当生就能参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还要往生成佛,你这个水平很低,那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

那这样的话,他耽误自己,如果也耽误别人,这种损失就大了。所谓“豁达空”,虽然他很看重、很执著空性之理,但是他没有真正地了悟那个真空,可能就把一点禅定啦,或者四禅八定啦,外道的无想这些境界,都认为是那种空。它不是含妙有的空。他在这个情况下,就会拨无净土,甚至说无因无果,他可能都很难有持戒的行为,必然要遭受邪见和不持戒行为的果报,到三恶道里面报到了,堕到恶道里面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接受佛心

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

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17种有毒有害的日常生活品

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环境科学系斯蒂芬史密斯教授列举了1...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圣严法师《天堂、地狱一念间》

一位太太来到农禅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难以管教,而引...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问: 师父,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