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大安法师  2017/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进一步要开导不要怕死。

一般众生都是贪生怕死的,死亡临近的每时每刻都怕得要死,恐惧。这时候要建立净土的信心,这信心、愿力里面就包含着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在旷大劫以来,我们观照生命的流转现象,这一期得人身,感召的世界是一个秽土: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减劫的时代,一切都充满着痛苦——火宅,牢狱。那现在我生命即将临终的那一刻,是要离开这一个苦难的娑婆世界,由于我念佛,能够知道阿弥陀佛接引我到极乐世界的那个无尽庄严的净土去。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很称心如意的事情,是长久以来所盼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牢狱里面的囚犯,他要获得自由,如果说释放的时间到了,他一定很高兴,出牢狱过自由的生活。如果说让你出牢狱,你还舍不得:“哦,我不出去。”给你自由,“我怕自由,我在牢狱里面活得很好,我已经习惯了牢狱的生活。”在牢狱里面,你上个厕所,小便,都有人监督。监督惯了,他也都很自在,发现没有人监督,小便都小便不出来。那这就叫异化,“我还是要人监督为好”。

所以,对于死亡要生欢喜心,这个欢喜心里面包含着感恩的心:离开这个苦难的世间,到一个快乐的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恩赐啊!这是大火聚,那是清凉池啊!这种生命的转换,从一个苦难的人法界转到一个极为庄严的佛法界,我们占了多大的便宜,还能去怕死吗?怕死,你还是想留在这个世间受苦受难。所以,千万不可以怕死。不是由于你怕死,你就能不死的。就上战场打仗都有一个规律,越怕死,越会死;越不怕死,还越能生存下来。所以日本武士道就训练不怕死,每一次把生命做赌注,做好死的准备,往往他就能存在下来。

一个净业行人有没有信愿,其中有一个条件勘验,如果你还怕死,说明信愿是有问题的。具足信愿的人对死亡来的时候 —— 感恩心、欢喜心,是这个心态。

怕死也不得不死,怕死的心也就障碍了往生,往生就无分了。为什么呢?怕死的心,说明你没有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没有。没有这个愿,就跟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愿就对不上,就感应不上,就相违悖。一相违悖,阿弥陀佛虽然是大慈悲,阿弥陀佛十劫以来“如母忆子”,但是你不愿去,“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这个儿子就要逃逝,就要违悖这个母亲的忆念——母亲在忆他,他不忆母亲。不依佛的教诲——这教诲就是让他恳切求往生——的众生,也无可奈何,感应不上。佛不度无缘之人。信愿念佛为有缘,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摄受、注照这个念佛行人,这就有缘。如果你不念佛,就没有缘,虽然佛光还在那里,但你跟这个佛光、愿力感应不上。

实际上往生极乐世界是文成印坏,活着去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净宗修学的基础

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

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

闲旷俗心,寂定炼金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

邪淫的果报

邪淫指与自己的配偶以外的人的性行为、手淫、阅读或散...

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

饮酒的三十六过失

1、资财散失;2、现多疾病; 3、因兴斗争;4、增长杀...

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

我们应该要有高尚的行为

世间行为有两种,一是高尚的行为,一是卑劣的行为。如...

【推荐】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

我们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