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所有的归宿中,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

索达吉堪布  2015/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所有的归宿中,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

想要往生的话,除了要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更需要自己的深信发愿。倘若自己都不愿意往生,纵然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也不可能拽着头发把你拉到极乐世界去。

人老了,应该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归宿了。

而在所有的归宿中,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在藏地,老人都能做到三不离:口不离佛号或心咒,左手不离念珠,右手不离转经轮。但汉地很多老人不是这样,他们离不开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或许有人以为,念佛只能在家里念,到外面就不能念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在行住坐卧中,都要做到念念不离佛号。

在《净土圣贤录》中,就讲过一则精彩的公案:

清朝年间,杭州有一位出家人,平素喜欢吃冬瓜,被人们称为“冬瓜和尚”。冬瓜和尚平日少言寡语,每天吃完饭后,就到街上边走边念佛,晚上回来后也念佛不辍。如此寒暑不断十余年。他有一个朋友,叫慧照法师,看他一天到晚在街上走来走去,总觉得他修行不太用功,但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他的习惯就是如此。

一天,冬瓜和尚对慧照法师说:“明年正月初六,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你能不能来送我?”慧照法师根本不信,认为他是在开玩笑,但也勉强答应了。到了正月初六那天,慧照法师去他的寮房,结果冬瓜和尚不在,出去吃饭了。慧照法师心想:“竟连一点准备都没有,还说要往生,哪有这回事!”

冬瓜和尚吃完饭回来,见到慧照法师,就问:“你来找我干什么?”慧照法师回答:“你不是说正月初六要往生,还叫我来送吗?难道给忘了?”

冬瓜和尚一拍脑袋:“哎呀,多亏提醒,我还真差点忘了。”随即就沐浴更衣、焚香礼佛,并对慧照法师说了一偈:“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说完,便安然示寂了。

这位冬瓜和尚,表面上经常逛街,但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念佛,佛号已融入了他的一切。一个人若能像他那样,时时处处不忘念佛,对阿弥陀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即使很愚笨,也能获得成就。正如《二观察续》所言:“愚者具坚信,彼可获悉地。”

即使你不懂现代的尖端科技,也不懂佛教的诸多道理,但只要有一颗虔诚的信心,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百分之百诚信:“西方肯定有极乐世界,我一定要往生!”单凭这样的信心,也一定能得到大利益。

毕竟,想要往生的话,除了要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更需要自己的深信发愿。倘若自己都不愿意往生,纵然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也不可能拽着头发把你拉到极乐世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

患重病者求佛菩萨保佑有用吗

问: 患重病者求佛菩萨保佑有用吗?如果没有明显的感...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

学佛是否一定要吃素

学佛者是否需吃素 圣严法师曾讲过,素食是佛教鼓励的...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

一转念天堂地狱就在眼前

古时候的得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陈晓东:笃信佛教,与星云大师结缘

陈晓东自幼受家人熏陶笃信佛教,日前他参加中国台北举...

逆境是当头棒,顺境叫脑后针

古来人跟我们这样讲的:顺境,你可要注意了,这很危险...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

吃素给肠胃放个假

如今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人吃素是为了减肥,有...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道证法师《菩提心的慈悲与智慧》

我们听经学佛,目的是要开发出佛性来用。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