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净界法师  2016/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土,其实是有三种资粮:第一个是信,你对阿弥陀佛的加持力要有信心;第二个你要有愿,你要有往生的愿力;第三个你要有一定的时间来持名忆念弥陀的圣号:整部经简单的讲,就是信、愿、持名。

这个信愿跟持名的相互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这个信愿它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所以蕅益大师说:真实的信愿,来自于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是依赖你对经典透彻的了解以后,来断除你心中的疑根。

比如说:你这个人对净土法门完全不了解,你就直接去念佛,你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是不相信的。你对于你所归依的境,完全不了解,你能够信愿具足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修净土,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很真实的把生命的真相掏开来,这个净土法门它所扮演的特色是什么?你很清楚的,然后你开始发起信心、发起愿力。

所以这个信愿,它是一种智慧的观照力。这个持名它是一个行行,其实这个持名就是一种禅定力、专注力,你对佛号专注的力量:一个是观照力、一个是专注力。那这二种力量,在整个净土当中,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

我们往下看: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

如果我今天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有资格往生,主要的因素就看他的信愿,就是你对这句佛号、对净土强烈的归依心是不是具足,所以你对弥陀功德的归依,是决定你是不是往生的因素。至于你往生以后,你品位是上品、中品、下品,那就靠你念佛的浅深,你这个佛号是由专注到成片、到一心不乱,一心以后有很多种,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就是说明信愿跟持名,一个是决定你是不是能够往生,一个是决定你的品位高下。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一贯道的信徒,一贯道的人他也是念佛,后来我跟他们谈:你念阿弥陀佛,你相不相信阿弥陀佛这句话,他对你有救拔的力量?他完全不相信。那你念阿弥陀佛干什么?他说:我一天忙碌下来,心里很散乱,我觉得念佛可以马上把心静下来。(呵呵)他念佛是把这个心静下来。那你念佛、念大悲咒是一样的。如果你只是要把心静下来,那你念桌子也是一样的(众笑),你只是摄心而已,你忽略那个佛力本愿的摄受!

那我问大家:像他这种人,他对弥陀的归依根本不够,他可以往生吗?不可能的!印光大师说:这种人念佛,就是得到人天的果报,把这个摩尼宝珠变成糖果吃掉。他念佛也是有功德的,但是跟往生是扯不上关系的。

我们讲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弥陀对你释放出一种加持力,那你也要把手伸出来。你把这个佛号拿来当作摄心的方便,你怎么能够往生呢?你根本信愿不具足!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号了解,你的心境才能够真实的通身靠倒。就像那个小孩子,你看三岁小孩子,他根本站不起来,他就整个身体倒在父母的身上。一个人会把整个生命交给一句佛号上,他对佛号要彻底了解,否则做不到的。

我曾经听一位老和尚说,这位老和尚是一个净土宗的大德,他现在还在,他一生打过四十八次的佛七。我去参访他,我说:老和尚啊!你老人家打了这么多佛七、念这么多佛,你有什么心得?他说:念佛容易,信愿难。内行人讲内行话。

诸位每一个人在晚课的时候,嘴巴也是念佛;但是你内心当中,真实能够放下万缘,一心归命?不多!这是说这个信愿理观是很难的,但是事修是容易的。

诸位要知道,信愿是一个根本,它决定你是不是能够往生;这个持名是一个枝末,它是决定你的品位而已。这句话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的,印光大师在文章也讲到这句话,他说:这句话是三世不疑的铁证。所以这句话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第三段: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所以这个信愿的观照,是一个生命的指导,你很清楚你来生要去哪里;而且你心中对你现前的佛号,产生真实的归依,这是一种方向的指导。那你在念佛的时候,那种专注力是一个实际的行动,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跟脚一样,一个是看清楚方向,一个是实际的行动,这二个是缺一不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睡眠与健康

睡眠好坏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有很多人失眠,也有很多...

修行就是与烦恼战斗

修行就像与烦恼战斗,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宣化上人:多念观音少妄想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念一声观世音...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人生这笔账该算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