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脾气很坏的人应该修什么法

嘎玛仁波切  2016/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绪,我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控制我的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身不由已去做了,这样怎么办?请上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答:这个问题很好,大部分弟子都有这样的困惑,包括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情绪。无始以来人累积下来的业力非常可怕。心里知道这样做不好,但还是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明知故犯。贪心、嗔恨心、妒忌心和傲慢心,会随时随地的冒出来,难以控制。特别是嗔恨心,它与“我执”有很深的关系。自私的“我”,永远认为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侵犯。比如,这个语言是“我”不能够接受的范围,你所说的已经冲击到“我”了,等于你在挑战“我”。你的行为在挑战“我”、语言在挑战 “我”,甚至你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在挑战“我”。因此“我”有理由发怒。由此得知,发怒,实际上是一个保护“自我”的方法。

不仅人类会用发怒来“保护自己”,所有的动物在遇到威胁时,都会尽量把自己伪装成令人恐怖的样子。鸟类如此、兽类如此,甚至像蜥蜴这样的远古动物,都会伪装出凶狠的模样来吓退敌人。发怒,或者伪装凶狠的模样,究其深意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示。所谓的坏脾气,实际上是表面逞强,要用类似发脾气、大吼大叫的行为来压制住对方。这是因为内心太渺小了,生怕受到伤害与侵犯。发脾气,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来保护“自我”,很自私。

如何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如何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出菩提心,将心从自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以感恩的心去待人接物。训练自己发菩提心,会使得我们的心量越来越大,所谓有容乃大,心性平和,脾气自然会好。

很多佛教徒,可以“慈悲”六道众生,唯独不能“慈悲”身边最亲密的人。这种所谓的“慈悲”实际上是自私心的伪装。真正的慈悲首先应当是感恩的心。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经常会对自己最亲密的亲人、爱人发脾气,对待外人反而比较礼敬。你不敢对不熟悉的人发脾气,是害怕他会反击,因此你能够在他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是在最亲的人的面前,你就爆发了。我们常常会利用亲密的情感,肆意地伤害最爱自己、最应该感恩的人。学会感恩身边亲近的人,是培养慈悲心的第一步。

当然,佛教中所说的“感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广泛到许多人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的程度。佛陀的教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因缘如同一张相互关联的网,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应感恩周边为我们提供生存条件的人,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例如,作为一个佛教徒,当你每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还活着的时候,首先应该感恩诸佛菩萨。如果你真的认识到,我的生命与生活如此依赖于这个世界,你将会时时处处对任何事物升起感恩之心,喝一杯茶,你需要感恩茶农、茶商,感恩阳光、水份让茶树得以生长,你需要感恩很多很多的人和大自然,将这杯茶最终“带”到你面前。这样的感恩,会使你获得慈悲心。

也许“感恩之心”的修持还是控制不了你的坏脾气。作为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你可以反过来嗔恨一下自己,对自己发发脾气:“我已经修行了这么多年,佛教的道理懂了那么多,为什么自己的脾气还这么大?”这是密法修行的善巧---转烦恼为道用。嗔恨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善用这股力量,将它转变为反省自身罪业的动力,然后积极的忏悔罪业,慢慢地妄念就减少了。

佛教中有一句名言,叫“火烧功德林”。嗔恨是五毒之中最危险的伤害,投胎到地狱最大的种子就是嗔恨心。因为它会把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好事全部烧除干净。这个道理在世间法中很好理解,你对一个人好几十年,有一天你用最恶毒的语言对着他发一次脾气,从那一分钟开始,你曾经所有的付出和美好形象,基本上荡然无存,一次发脾气使得他对你的感观完全改变了。怒火,把你对他曾经付出的“功德”全烧完了。所以我常告诫脾气坏的人,做功德回向要快一点,要不然烧掉了

通过功德回向积累资粮,我们渐渐地可以把每一次发脾气的间隔拉长。我以前经常对爱发脾气的弟子开玩笑:“能不能把这次的脾气留到三天以后再发?慢慢地一个月发一次,然后懒得发就不发了。”

我们寺庙的雍忠师父特别可爱,他去台湾之前,一直是闭关修行的。刚到香港台湾新加坡这种比较现代的地方,有很多红尘世俗的事情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因此在很多待人接物的事情上我常常“训”他:“你这个笨蛋……”

时间久了各个方面他都很熟悉了,我也忘记再“训”他了。有一天,他开着车笑咪咪地看了我好几次,我问:“笑什么笑。”他说:“你好久都没有骂我了。”

他这样开玩笑,证明他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面。我们有什么不好的情绪,要尽量学会让它自我消化掉,如果消化不了发了脾气,就要马上忏悔,别人也能接受,千万不要顾及面子伤人伤己。

人啊,大部分时候是被面子害了。明明知道发了脾气,让人家受到伤害,就是放不下所谓的面子,不道歉不忏悔,硬挺着坚持错误,到最后,伤害得就更久更深,转变成仇。尤其是面对自己的亲人,我觉得一点面子都不需要坚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冤亲债主是指哪些

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达真堪布:佛像到底要不要开光

问: 有人说佛像不用开光,烧香就已经开光了,还有人...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

如何帮助家人

网友:学诚法师,请问如何帮助家人结善缘,学善知识,...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珍惜光阴

朝起早 夜眠迟 朝起早,夜眠迟,早上起得早,晚上晚...

积不善之家

上个月,有位沾了点远亲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请我们为他...

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

问: 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 济群法师答: 如果...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

豆腐也能治病,四种食疗方法

导语: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

从信佛变成学佛的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

佛门里的四尊大财神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

游戏人间,发挥人生价值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往往容易...

思无常,观不净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