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令众生堕落恶道的十种恶习

宣化上人  2016/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令众生堕落恶道的十种恶习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师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告阎罗天子”:释迦牟尼佛告诉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在南赡部洲这地方的众生,“其性刚强”:他们刚强成性,性情不柔和。“难调难伏”:很难把这种众生调和降伏,而令他循规蹈矩,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好像现在一切的人都说守规矩是不好,为什么说守规矩是不好呢?因为他们不愿意守规矩,所以就说守规矩不好。其实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是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

“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前面鬼王和阎罗天子,问说地藏菩萨既有这么大的神通力,为什么众生不听他的劝?不听他的教化?出了恶道,然后又堕回恶道里来?所以说是大菩萨,在百千万劫这么长的时间。“头头救拔”:头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左一次救拔众生,右一次救拔众生,救完一次又一次,所以说头头救拔。“如是众生”:像这一类的众生,“早令解脱”:地藏菩萨早就令他解脱啰!“是罪报人”:这种有恶业罪报的人,“乃至堕大恶趣”:乃至于他起惑造业受报,就堕大恶趣。大恶趣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菩萨以方便力”:地藏菩萨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方便力量。“拔出根本业缘”:拔出他根本造罪业的因缘,就是将起惑造业的因缘都拔出来。“而遣悟宿世之事”:而使令他明白前生的事情。

“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结就是聚集连结在一起。前生的业连到今生,今生的业又连到来生,生生世世,这种业报接连不断,好像绳子结成一个结似的,这叫结恶习重。这种恶习是什么呢?第一的恶习是淫欲,一切众生都一样,哪个众生都有一种淫欲心,这是他头一样的麻烦,头一件不能断的事情。想断淫欲比登天还难,所以你若能把淫欲心降伏了──女人见了男人,没有淫欲心;男人见女人,也没有淫欲心。这淫欲心若断了,这就叫降虎,老虎都伏了,又叫伏虎;你要是再能没有烦恼了,龙也降住了。烦恼无明就像一条龙似的,它变化无穷,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它就生出来。所以第一要把淫欲心断了,这就看出你有没有修行,有没有道德,有没有功夫。你自己可以考试自己,自己知道自己,若淫欲心断了,你就有功夫。

第二是贪,为什么会有淫欲心呢?就因为有贪。贪我自己有一种好的感觉,贪求自己有一种满足自己的欲念。第三是慢。慢就是骄慢,怎么叫骄慢?就是自己本来不一定比别人聪明,但觉得我比谁都聪明,轻慢一切,看不起所有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要作第一。第四是瞋,瞋恨,无论对任何人都生一种瞋恨心,你对我不好,我想法子把你杀了,想办法来报复你。第五种是诈,就是欺骗人,欺诈、虚伪,做一些虚伪的事情。第六诳,就是打妄语。诈是本来是一个坏人,却现出好人的样子,让你不知道他是坏人。而诳就是打妄语,无论什么事情都打妄语。

第七怨,就是什么都怨人,明明自己做错了事,却怨人,说:“若他不叫我这么做,我就不会这么做,这个事情不怪我,是他的毛病,是他的过错。”什么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第八邪见,就是邪知邪见,不走正路,尽走不正当的路。第九枉,枉就是不直,做事尽冤枉,弯弯曲曲的不直。第十讼,诉讼就是欢喜跟人家打官司,本来没有道理,他就跟法官说是人家不对,我现在要告他,你要罚他五万元赔偿我。总而言之,本来没有道理,他想出方法来冤枉人,这就是讼。这十种在《楞严经》,叫造十习因,要受六交报。因为有这十种的习因,所以说结恶习重。

“旋出旋入”:他因为这十种的恶业,而造成了种种的罪恶,才出离三恶道,又回来了。旋出就是今生出离三恶道,来生又入了三恶道;等到再来生又出了三恶道,而再来生又入了三恶道,这就是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令这地藏菩萨非常辛苦,“久经劫数”:久远劫以来,经过很多的劫数,“而作度脱”:而作度脱一切众生的事情。“譬如有人”:现在有一个比喻,譬如有一个人,“迷失本家”:他把自己家失落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误入险道”:错误入到一条危险的道路。

“其险道中”:这条危险的道路中,“多诸夜叉”:夜叉是比喻五钝使的“疑”,疑就是没有信心,什么事情都怀疑。“及虎狼师子,蚖蛇蝮蝎”:这虎譬如贪,贪有如虎那么样,所以要是淫欲心降伏了,就是降伏住老虎了;你降伏不了淫欲心,那个老虎就没有降住。狼比喻什么呢?譬如瞋。因为狼很厉害的,瞋和狼是一个样子的。狮子比喻痴,愚痴。蚖蛇蝮蝎,比喻慢。上面贪、瞋、痴、慢、疑是五钝使。“如是迷人”:像这种的迷人,“在险道中”:在有贪瞋痴慢疑这五种的钝使里边。“须臾之间即遭诸毒”:须臾之间,就会受五钝使的危害,会被五钝使所造的罪业推堕到三恶道里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有五种情况会使所造的业变重

没有对治,简单说就是你一天过一天,没有目标,没有宗...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

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念地藏经的功德,一点都不会丧失

佛就跟普广菩萨说:你若见有人读这个《地藏经》,乃至...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要有择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恶

若无《楞严经》,就没有正法。 魔王和佛斗法,佛用定力...

宣化上人:四摄法

浅言之,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

宣化上人:水清月现

禅就是静虑,当维那敲木鱼三下,我们开始静坐,就应该...

修挨打行门的普照大师

这个修道,有种种的法门都可以开悟。好像古来的人,修...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学会承受痛苦

生命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在短暂的流逝中我们曾遇到过大...

日日增上解脱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最大的无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海涛法师:点灯的功德

在经典里面,灯代表光明,轮回的众生代表黑暗。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