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证严法师  2010/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能够敬天畏地,对人有一分尊重与爱;能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为善要及时,有了因缘,要及时把握,自己懂得利用时间、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好好地照顾这一念心,才能回归清净无染的大爱。

我看过一则简单的故事,却发人深省——

有位农夫天天辛勤地工作,并且感恩耕牛的付出,因为这头牛为他减轻许多劳力;也感恩大地的赐予,由于有这片土地,才让他耕作有收获;更疼惜一粒粒的种子,所以认真地耕耘,让农作茁壮成长。

有一天农闲时,他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地工作,也应该为将来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称所住的地方是一片净土洞天。老农夫起了一个心念——到底什么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

内心生起许多疑问,于是决定上山请教这位修行者,他很尊敬地问:“请问您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修行,所求为何?”

修行者就说:“我要练就一念耐得久的心。”

老农夫就和这位修行者对坐,沉默了许久。突然间,老农夫起身离开,非但没有恭敬地道别,反而走出山洞之后,还回过头对修行者说:“你这样的修行,将来会堕落地狱。”

这位修行者听到老农夫的无礼言辞非常生气,当下就追出洞外,对老农夫破口大骂。老农夫不疾不徐地说:“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吗?”

这则简单的故事很有启发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谈何容易!这功夫应如何做起?是否身处深山、远离尘嚣、安然宁静就能修得?其实并不然。我常说,修行要在人群中,以人与人之间的人事物,修炼自我心性。

从台湾遍及海外,我每每感恩慈济人,天天看到他们在不同的国度,身处不同的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等等;大家有共同一分无私无染的大爱,在其中,磨练出心灵的一片净土,真是令人敬佩。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能够敬天畏地,对人有一分尊重与爱;能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 现在...

宣化上人:光阴的宝贵

光阴是过得非常快的,在不知不觉把暑假的时间就过去了...

海涛法师《在婚姻中修行》

一 1.你可以急着结婚,结果却终其一生活在不幸、争吵...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达真堪布:如何才是真正的进步

在行住坐卧当中,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不让它生起烦...

时时观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

无论是身体要行动还是口中要讲话,首先都应该观察内心...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济群法师《人生五大问题》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傲慢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发扬十善精神,造福社会人群

佛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于品德的提升、人格的...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4月4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