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2016/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过去,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民:‘当你们赴战场中,如果心生恐怖畏惧,记得回头看我帝释天所树立的高广旌旗战幢,便不再有怖畏之心。假使没有忆念我的战幢,也应当忆念伊沙天王的旌旗,所有畏怯便自然地消除。如果没有忆念帝释天或伊沙天王的旌旗,应当忆想婆留那天王的幢幡,所有心中的恐怖就会自然灭除。”

“现在我也告诉诸位,假使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面临种种危难,心生怖畏而毛骨悚然之时,应当忆念如来身,并称念: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惊恐之心自然消除。”

“如果没有忆念如来,则当思惟佛法。佛所说法甚深微妙,一切智者皆依之学习,因为思惟佛法,能令所有惶恐之心烟消云散。”

“倘若没有忆念如来,也没有思惟佛法,此时当忆念贤圣僧众。跟随如来修行的贤圣僧众们,心性和善温顺,于诸法门皆得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证得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如来座下的贤圣僧众,皆受众人尊敬和侍奉,堪为世间福田。当遭逢厄难时,只要忆念如来贤圣僧众,一切的恐怖自然灭除。”

“比丘们应当要知道,虽然释提桓因仍有淫、怒、痴等烦恼,三十三天的天兵天将们,只要忆念帝释天王就能够不再胆颤惊怖;何况如来已经断除贪瞋痴烦恼。因此,如果有比丘忆念如来时,心中一切忧怖随即消逝无踪。诸位比丘!应当念兹在兹佛法僧三宝,并依照佛陀的教导精进修习。” 当时,在座比丘们听闻佛陀的教诲,个个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一)》

省思:

古德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忆念三宝能除心中忧怖,是因为对三宝具足信心与肯定自己的佛性。进一步,透过外在的三宝启发本具的自性三宝。佛者觉也,能观的这念觉性,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不被境界所转。法者正也,藉由思惟佛法真理,了达忧怖心念的生灭与虚妄;僧者净也,相信人人本具清净自性,不被忧怖之妄想所染。从理到事,落实修行,让这念心定慧等持,如是随顺觉性,日久功深,定能远离所有颠倒梦想,究竟证得不生不灭之涅槃圣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近日读了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毫无功...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阿弥陀佛之身,是与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无心,是以...

达真堪布:六字大明咒有什么意义和功德

问: 六字大明咒(观音心咒 嗡嘛呢呗咪吽 )有什么意...

人间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譬喻经》说:从前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

六字洪名的实相之道,一刻也不要离开

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

给自己抹点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中国历史上最有佛缘的15位皇帝

导读:佛,讲究一个缘字。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别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

我们不要老是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如果你一开...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