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会用无常之眼去看待一切

嘎玛仁波切  2016/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会用无常之眼去看待一切

人们一天一天过日子,有时感觉度日如年,有时感觉时光飞逝,有时又得过且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其实,从广阔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命,真是太短暂了。如果不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善利用好自己的暇满人身,那就太可惜了!

打个比方,你以前曾经过一条河流,并不小心把鞋子掉到水里冲走了,又过了几年你再次来到那条河边,会觉得这里的河水冲走过自己的鞋子。实际上你冤枉了这个水,这个水跟过去的水不知道相差多久了。冲走你鞋子的水,早就不知道漂到哪儿去了,这是一条新的河,这些是新的水。也许你曾把这个故事讲过朋友听,朋友对这条河的印象,也停留在冲走鞋子的那个时刻。但从那件事后来的每个当下来看,都是在冤枉新的河,新的水啊!我们必须学会用无常之眼去看待一切。

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们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又送走了一些老、病、意外逝去的人等。但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总认为自己还是那个自己,“我执”一直坚定地陪在我们身边。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的这些人群能相对的停下来,只有逝去的,没有新来的,你会发现周边白骨渐多,而对无常会有更深的体会。但这个世界的变化并不会因我们的意识而停下来,就像那条河的水一样。其实我们每天都会从一个旧人变成一个新人,我们自己每一秒每一分都在老化,这也是一种“新”。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用金钱和权力买回上一秒的自己,没有办法做到。你必须认识到,光阴飞逝,比你想象得还要快得多,所以你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暇满人身的珍贵光阴!

虽然现在的医术和保健方法看似可以延长人的生命,但是实际上人类寿命的福报长短是与生俱来的。除非你今生能经常积德行善,这会让你的生命能得到一些延续,要不然想改变寿命是很难的。但确实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也不想为此付出很多努力。

所以,在学佛后,我们要知道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地去播种很多很多,但也要让自己的生命之田,有休息的时间。如果一块田地,你每天都在耕种,种完水果又种粮食,种完粮食又种坚果,那这块土地很快就会疲倦的。如果你不让土地稍微休息一下,土地里长得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差。所以,要让土地喘口气,它才能有很好的生命力展现出来。我们人也是这样,你要让自己稍微停顿一下、休息一下。所谓的停顿与休息,就是用佛法中告诉我们的方式,让身心愉悦的调整,让自己这块土地去除杂草,能够获得肥料,得到休整的机会。

为什么学佛?很多人就讲要解脱。一讲解脱,不少人就误解觉得很悲观、悲情。似乎佛弟子对今天已经绝望了,所以会消极地看待今天的生命,希望能为来世做一点准备,来世能过得好一点。其实,现在没有一个佛教徒为了来世会长得好看一点,而让自己的今天过不好,只想着为来世去准备。佛教徒是随时随地都为了下一个时间点做准备的,因为我们讲因果、因果。前面每个时间段所播下的种子,后面的时间段会成熟的,我们害怕它成熟的是恶报,是不好的报应。所以当然希望这些恶报到来之前,自己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从痛苦和烦恼中出离也是解脱,成佛是究竟的解脱,没有一个人不需要解脱。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他信什么宗教,信也好不信也好,一定都不希望痛苦。很多人讲,说自己喜欢寂寞,喜欢孤独,喜欢悲情,享受那种感觉,那是说说而已。当痛苦真正降临的时候,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躲避,叫苦不迭。因为每个众生的心中,都会排斥痛苦。而佛教不仅告诉你如何面对痛苦,也告诉你如何避免痛苦。不去播种痛苦的因,就算你要受苦,也会帮助你把受苦的程度降到最低。

新的一天,新的每一刻,愿我们经常能够认识到光阴飞逝,从而珍惜自己的暇满人身。并在正法的光耀中休整身心,为了每个下一秒,为了每个未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透视爱情的本质

首先,爱是无常的。但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一旦它变化...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济群法师:如何消除我执与贪心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李连杰:懂得珍惜每一天

秋高气爽,李连杰来到龙泉湖参加慈诚罗珠堪布主持的放...

观死无常,勤念弥陀

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懈怠...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素食的美容法

美的评价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身心健康、五官端正,每...

你可以更幸福

自古以来,所有的宗教与哲学,都在谈论生存的目标,都...

水果养生关健是要吃得适合

不同的水果,对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身体状况的人有不同...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和我们是兄弟

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呢?...

生命的则真理

我们的生命有三则真理传统称之为三法印:无常,苦,无...

布施越多福报越多

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讲,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