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2016/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手投足、动作进止、屈曲伸展、低头抬头、着衣法则、睡眠、觉醒、或说话、或沉默,一切时中,都能了知时节因缘,进止合宜,随处作主。如果比丘们能心意专正、坚住正念,未生的欲界烦恼将不会生起,已生起者能够灭除;而未生的色界、无色界烦恼将不会生起,已生起者能够灭除;乃至于未生起的三界无明烦恼将不生,已生起者能够灭除。倘若心念专注,于六根缘六尘时能够善分别、清楚明白,必定不会堕落于三恶道中。

为什么六根会牵引我们堕入恶道?当眼根观色时,分别色法有好丑,见好就心生喜欢,见不好的就不悦;当耳闻声时,分别声音的好坏,听到好的声音就喜欢,听到不好的声音就不喜欢;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同样的情形。六根犹如六种不同的动物,习性各异,行为也都不同。如果有人取一条绳子,把这六种动物──狗、野狐、猕猴、鳣鱼、蚖蛇、飞鸟,统统捆绑在一处。将会发现,这六种动物各有各的习行。这时候,狗想要去村中;野狐想要去坟冢;鳣鱼想要去水中;猕猴想要去山林中;毒蛇想要入蛇穴中;飞鸟想要飞回空中。这六种动物习性与行为完全不同。

这六种动物因为被系缚在一处,所以无法随心所欲地往东、西、南、北方,即使还能够转向跑动,但始终无法脱离栓系的处所。我们的六根也如同这六种动物,各有所好而且行事不同,所观察不同,于中分别美、丑。

比丘们!应当系此六根,收摄于一处,心念专精,恒持正念,意不错乱。倘若如此,即使魔王波旬也无法趁虚而入,所有的善法功德皆得以成就。比丘们!应当念念守护眼根乃至六根,功德具足,便得以成就二果斯陀含,乃至于现世中得三果阿那含,甚至成就出世解脱之阿罗汉果。比丘们!应当如此修学。”在座的比丘们闻佛所说,个个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力品第三十八(八)》

省思:

故事中,佛以六种动物譬喻六根缘境,各有所好性行不定,如此随缘分别的六根,岂可倚恃!若放任为之,将来必定遭受苦果。行者应当收摄六根,坚住正念,不向外驰求尘境,亦不起爱憎取舍,如同《六祖坛经》云:“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念念分明,随处作主,举止合乎时宜,进而从尘境中解脱,得自在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善恶生意经

很多佛经里都讲过做生意的过患,做生意的行为里具足了...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

把病苦转为积累资粮和遣除障碍

一.转病苦为道用的重要性 将病苦转为道用,是一个很...

行善的最高境界

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

佛赞不放逸法

佛陀时代,有一位仁德爱民、护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四千亿财产

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分清净光明的智慧传...

不要让期望扭曲了孩子的童年

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小菲就知道惨了,爸爸妈妈肯定会...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

四种中药入菜「餐餐养生」

一、黄芪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

坚持坚守和遵守,必定就有解脱的结果

不理解佛法自做自受这样的一个原理,说来说去不是佛救...

职场的战争

职场可谓众相俱全:有人积极奋进,有人打小报告,有人...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别被自己的优点打倒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活出自己的幸福来

昨天,站在窗前往外望,无意中发现窗外枝上挂着的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