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大安法师  2016/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之后,他觉得参学已毕。剩下的就像他说的:“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 大师就一天十万声佛号,就这么老实。

现在我们做不到每天念十万声,至少三万声,甚至一万声总得做到吧?这个要求已经是大打折扣。

有很多人看经时觉得津津有味,一念佛就感到枯燥乏味,就要打瞌睡,于是一天到晚不念佛。不念佛就很难得到佛力加持,没有佛力加持,就很难了解净土法门。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相信净土法门,理解净土法门,要宣传净土法门,甚至讲法时在座诸位能听得懂,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佛力加持。离开佛力加持,我们就一筹莫展。

所以,大家应当以至诚恭敬谦卑的态度,一门深入,去做钝功夫才有效果。这也是本人的一点经验之谈。

如果一开始宗门教下的内容看很多,也许有一个好处:知识面很广,可以写很多东西,也可以博一点虚名,但他的信心肯定是不大结实的。在讲净土法门的时候,如果信心稍有一点飘浮状态,你的说的话就会没有穿透力;或者在你讲的时候,用那些模棱两可的句子,“也许啊,大概啊,可能啊”,那也是不行的。净土法门直指解脱没有“可能、也许”的余地,就是斩钉截铁地、就是唯一的、就是绝对的、就是千古不易之定案。你得要传达这么一个决定的信息,让大家的心豁亮一下。

如果连讲经说法的人都是模棱两可的,听者就更放大了自己内心的怀疑和模棱两可,那有什么作用呢?甚至还可能变成了“念佛法门你们去修吧,我的素质比较高,要去修其他法门”,那就更麻烦了。讲经说法的人自己都不念佛,又怎么教别人念佛?因为出世解脱之法不是世间学问,它必定是要“如说而行,如行而说”的,不是说和行分离的。所以希望我们从这里下手,会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迹般生还

我叫陈兆启,31岁,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在蔬菜批...

静波法师:佛教的布施观

一、布施的意义与种类 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济群法师:劝人看破生死,是不是显得冷漠无情

问: 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孔子拜师的启示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然而,孔子并没有...

每个人的春秋大梦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但愿像小鸟一样,能够...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