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截流大师  2011/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弥陀是已修成的佛,觉性(心)是没有两样的。我现在虽昏迷颠倒,但觉性并没有失去,我虽多生多劫轮转大道,但觉性并不曾动摇,所以说:“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不要轻视没有开悟的人,只要他能一念回光返照,便能见到本有的觉性。

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在理性上、名义上说起来也是佛,弥陀则是究竟佛。佛性虽是一样,但在品位上应有天地之差了。如果不专念弥陀,求生极乐,必然会随着善恶业流转六道,受苦无穷。所谓“法身(觉性)流转六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

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远以来,生活在苦厄之中,但还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还是我心内的佛。既然我和佛是同一心性,自然能得到感应道交,我的苦切心愿必能起感召作用,佛的慈悲愿力必能积极相应,就象磁石吸铁,是没有可怀疑的。

具备了以上真信的人,他所作的虽是一毫的善、一尘的福,都可以回向西方去庄严净土,更何况持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难道不足以充实净土的资粮吗?只恐信得不真,于是就沦落成为有漏了(持戒、布施等都将成为有为法,只能作为修人天福报的资粮了)。所以,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在二六时中,助长这三种真信,切实念去,就不必另找门路了。

若是真信不能确立,娑婆事业,时刻挂在心头,念佛工夫一曝十寒,心不诚笃专一,遇到五欲时,即如胶似漆地被它粘着;遭逢逆境时,又怨天尤人,衔恨结怨。由于净因微弱,偏重于娑婆事业,对五欲放舍不下,到了临命终时,重处偏堕就难脱苦轮了。

因此,应该各自痛念娑婆险恶,必须早求出离。要知六道匍匐受苦,九品逍遥自在,利害相差,真有天上地下的区别。切须猛省!所以必得生极大的欣厌心,舍秽取净。不要羡慕虚名,贪着财色;不要轻易受人口头昧惑,动摇信心;不要希求快速效益;不要妄想心外有佛现前,引起种种魔事。应当经常以念佛为正行,努力修习众善为助行;尤其应该对贪嗔习气要刻意揩磨,使重处得轻,生处渐熟,再加以净念相继,愿行并进,自然就千稳百当了。

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没有间断夹杂,不必以快念多念为殊胜,只要不缓不急,密密持念过去,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就和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持名,可以说是事上得一心精进了。

现在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悔发愿。可是西方还相距很远,住生没有保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没有真实信心,不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不信我是弥陀心中的众生,弥陀是我心内的佛,自然会感应道交的,于是对往生信心不足,在娑婆爱桩没有拔去,情缆还系缚坚牢,如果能将世俗恩爱视同嚼蜡,不加爱恋,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着一句佛号,象依傍在须弥山一样,那末,就不会被一切世间缘务所动摇了。有时或者感到精神疲懈,惑业习气现前,即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没处逃窜;又象是洪炉猛火,使无始以来的情识,销熔得净尽无余。象这样的人,现在虽还处在五浊之中,可是已浑身坐在莲花国里了,那又何必再等待弥陀垂手接引,观音前来劝驾,才相信是往生了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

生起真实的信心

师父领进门,证明你们是三宝弟子,然后那个宝就要靠你...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世间最美的储蓄

幸福与快乐,温暖与阳光,永远是众生心底最向往的那道...

把自己的虚荣心撕碎

有的人目前看来很有钱,有钱到无聊,不知道怎么花,所...

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现在你对感情的执著,相当于孩童时代对玩具的执著一样...

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

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众缘和合的现相。网络也被诸多有...

世间的事务,永远了不了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与法同住世间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

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

人都追求要快,要好,要早,但修行则不同。道是反过来...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