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乾闼婆作乐赞佛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方。常受波斯匿王之命,以妙音、歌舞供养佛陀。

在舍卫国的南方,也有一位乾闼婆王,名为善爱,亦善于弹琴,高超的琴技于其城中无人能比。善爱恃才傲物,憍慢自大,一日,听闻舍卫国五百乾闼婆的声名,心中颇不以为然,于是前往舍卫国欲与此五百 乾闼婆一较高下。途中,善爱每经一国,只要琴弦轻轻一拨,即流泻出七种不同的优美旋律,闻者皆为之狂喜、痴迷,无法自制,更一路追随善爱来到舍卫国。

善爱告诉守城人:‘我今特来拜见贵国国王,希望能与国内的五百位乾闼婆切磋琴艺!’守城人禀告波斯匿王后,即请善爱入宫觐见。

‘承闻大王身边有五百乾闼婆精于琴艺,我今特来与之较量!’善爱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来意。波斯匿王回答:‘好吧!我就带你前往相见,你尽可大展身手,彼此较量较量!’说完,即带善爱前往佛所。

此时,佛陀已明白波斯匿王带善爱前来的用意,于是当两人一到精舍,佛陀即变身化作乾闼婆王带领七千位乐神,各各手执琉璃琴,侍卫在波斯匿王左右。

波斯匿王对善爱表示:‘这些都是为我弹琴作乐的乐神,你尽可与他们一较琴艺。’善爱随即取出身上的琴,手指轻弹,刹时七种琴音同出,悠扬婉转,令闻者为之心醉;接着,佛陀化现的 乾闼王亦取来琉璃琴,指尖刚拨一弦,旋即现出千万种婉妙清彻的琴声,听者欢心喜悦,不可言喻。善爱更是赞为稀有,心生惭愧,虔心地说道:‘恳请大师为我教授琴艺。’佛见善爱已除去心中的憍慢,于是现回本形。善爱见到佛的端严相好及大威神力,深生敬信,长跪合掌,启请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佛陀慈愍地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善爱即现比丘相,由于日夜精勤不懈,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常受乾闼婆妙乐供养的殊妙胜事,令诸比丘心生赞叹却又百思不解,于是请示佛陀:‘不知世尊宿世植了何种福德,始终有妙乐供养?’佛陀于是为诸弟子宣说法音,尽释所疑。

久远以前,正觉佛带领诸弟子于梵摩国广行教化。一日,正觉佛于树下,结跏趺坐,入火光三昧,天地一时大放光明,光彩熠熠。当时,梵摩国王与群臣出城游赏,遥见正觉佛与诸弟子于树下结跏趺坐,光明赫赫犹如百千日,生大欢喜,于是命诸宫女来到树下,作诸妙乐供养正觉佛及其弟子。随后梵摩国王长跪佛前,虔诚启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应允。

梵摩国王满心欢喜,设置百味饮食,持幢幡、宝盖迎请佛陀入宫受供。法会中,正觉佛即为梵摩国王宣说种种法要,梵摩国王蒙法受益,慧根开显,并发无上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正觉佛于是为梵摩国王授记,来世当成就无上佛道,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计数。

佛陀告诉弟子:‘梵摩国王即是我的前身,而那些大臣就是在座的比丘。由于当时以诸妙音乐及百味肴供养正觉佛,所以后来无量世中,皆生于人天之中,常受快乐,乃至这一世出家成就佛道,亦受妙乐供养。’众比丘听闻开示后,各各心生敬信,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二》

省思

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令众生追逐沉迷,造作恶业,轮回生死,亦能用之于上供十方诸佛贤圣,培福修德,种下成佛胜因。故知六尘本不恶,若能以一念智慧心‘巧把尘劳作佛事’,六尘即成无量的功德法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们最该多说的两个字

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刚行堂回来,看着同学在水池边弯着...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我们被人恭敬了,心里就欢喜;被人轻蔑了,心里就失落...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

在无常的谤赞中解脱

在一切对境中,心都要保持平静。即使有人赞叹,也没有...

赞叹他人也是在净化自己的心

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条是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行愿品...

阿弥陀佛的「诸佛称叹」愿

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

邪淫的六种情况

大概地说,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但是详...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

诸佛菩萨的化现无处不在

不要说没有看到他人的过失而妄加诽谤,即便亲眼看见有...

学佛的四大因缘,你属于哪一种呢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轮回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用恒河水洗澡

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

蔡礼旭老师:夫妻的相处

夫妻相处很重要。夫妻和乐,孩子就能潜移默化。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