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大安法师  2016/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它远远超出凡夫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所以就难信。

如来智慧海,二乘非所测,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净土一法这么不可思议,如果你一定要求证一个所以然才肯相信,就很难。所以凡夫众生不能理解,不能相信,是正常的。

我们现在听闻到了净土法门,并接受了,那怎么解决信心问题?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就是仰信佛语,从这里下手。

佛恳切地制了一个不妄语戒,要求一切七众弟子都不要妄语,那他自己就决定不会打妄语来欺骗世间众生的。在世间法里面,世间人说假话都是有动机的,要么是求利的动机,要么是避害的动机。有利害关系在面前时,为了趋利避害,他就容易打妄语。这是世间人的常态。

而佛对于我们这些世间的人并无所求,他没有求利之心。他连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的位子都抛弃了,日中一食,过着托钵生涯。既然放弃了自己所拥有的,然后出家、修道、成佛,那佛对这个世间就没有任何名和利的要求,所以佛就没有说假话的动机。

因此,对于佛所宣说的净土一法,我们要深信不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业力凡夫如何保证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庄...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习惯绑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

到底什么需要放下,什么需要继续努力

放下,不是禁止,而是努力之后的释然。为了满足欲望,...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

佛教徒对国家社会应做出什么贡献呢

现在的社会,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做为一个佛教徒,...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

不要攀缘,要远离名利,老实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