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

2016/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

有一个大国都城叫提婆底,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统领着八万四千小国,拥有后妃彩女二万,太子五百,文臣武将多达一万,是一个心怀慈善,广施仁政,爱民如子的国王。

那时,第三十三层天的天主帝释预感到自己将要死了,非常焦虑。天主的近臣毗首天询问他因何发愁,帝释说:“我将要死了,但现在世间佛法已灭,诸大菩萨又不再出现,我内心十分忧 虑,不知如何是好。”毗首天说:“现在人世上有一个国王名叫尸毗,立志求得佛道,只有去投奔他才能摆脱这场灾难。”帝释将信将疑,为了证实尸毗王究竟是不是菩萨,决定亲自试一试。他打算让毗首天变为鸽子,他自己变化为一只鹰,以鸽子被鹰追逐而逃往尸毗王处求救来验其真伪。于是毗首天当即化为一只鸽子,帝释变为一只鹰,紧追鸽子不舍,鸽子飞到尸毗王的腋下求王保护。鹰捕鸽不得,于是对国王说:“这个鸽子是我的食物,我现在正饥饿难忍,请国王还给我吧!”国王说:“我曾立下誓愿,要普度一切生灵。现在鸽子投奔来求救,我无论如何是不能给你的。”鹰说:“大王,你爱惜一切生灵,但如果因此断了我的饮食,我也活不下去了,难道我不该得救?”

尸毗王想了一下说:“如果给你肉,你吃吗?”鹰答道:“我只吃新鲜血肉。”王暗想:“我不能害一救一。为今之计,唯有用我的身肉来换取鸽子,使一切有生命者都不被害。”于是下令取来利刀,割下腿肉给鹰。但是鹰又说:“国王是施主,既然要以自身的肉来代替鸽子,就请拿秤来称够和鸽子一样多的肉吧!”国王又传令取来一杆秤称肉。奇怪的是:国王割尽了腿上的肉还不够份量,又割尽了全身的肉,仍不及鸽子重。王内心十分纳闷,但是为了救鸽喂鹰,他决心把整个身体全部施舍。于是忍痛立起想坐上秤盘,但力不从心,失足倒地,昏了过去。他醒来后,又以巨大的毅力,奋力站起,置身盘上。秤平了,尸毗王刚够鸽子的重量。

此时,大地震动,天宫动摇,诸天神都停在空中,被尸毗王的苦行感动得泪下如雨,齐声赞叹。继而又撒下无数天花,以供养尸毗王。这时帝释等复现原形说: “你所修的苦行,功德无量。以这样的功德可作天主,不知国王所求是什么?”国王答道:“我不贪图世间的富贵荣华,愿以这样的功德,誓求佛道。”帝释问:国王现在全身痛彻骨髓,难道不后悔吗?”尸毗王坚定地回答:“不!”帝释又说:“你的身体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而自己又说不后悔,这怎么能令人相信呢?”尸毗王发誓说:“我自始至终没有丝毫的后悔之意。如果我成佛的愿望是真诚的,而且能如愿以偿的话,现在就让我的身体恢复原状。”发过这一誓言之后,尸毗王的身体果然恢复如故。此时,天上人间同声赞叹,纷纷欢笑起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慈悲的驯服场

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释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子经》云:人有父母,不...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何必为一些小事烦恼

一个人会觉得烦恼,是因为他有时间烦恼。 一个人会为...

一杯鲜奶

一个穷苦学生,为了支付学费,挨家挨户的推销货品。到...

请问这个是什么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

问: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济群法师答:...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逆风的香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古德法华偈颂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