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慈悲心和智慧

达摩难陀法师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我们将成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们光注重智力发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我们将变成没有同情心的顽固智者。根据佛教教义,为了求取性灵上的自在,人们必须结合慈悲心和智慧;藉由爱的鼓舞和知识的指引,人们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爱心、珍惜、仁慈和宽容。慈悲表现于对生灵的爱心和关怀,尤其是对处于不幸情境者的同情。

智慧是什么?智慧即是认清事物的本质,将心灵的高贵面发诸于举止间。当一个男人遇见深深吸引着他的女子,他便希望再见到她,他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她的出现。但是,当情况改变,他无法再见到她时,他不可以有不讲理且愚蠢的举止。毕竟,在人类经验中包含了无法满足的一面。假如他对她不存有虚幻的依恋和自私的执著,他就能从这种痛苦中找出相对的自由。在快乐的人生中,痛苦和悲哀仍然存在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由感官快乐中找到快乐的感觉。只是这种愉悦是短暂的,而且无法提供永恒的幸福。对于这项事实的了解,即是智慧。

幸福的要素是单纯的,他们是一种心灵状态,无法藉由我们周遭的事物,例如财富、权力或名声而获得。当人们毕其精力,累积超过他们所需的财富,直到发现尽管拥有全世界的金钱,也无法买到少许幸福时,他们才会醒悟和懊悔浪费了生命,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追寻感官快乐和幸福是两码子事。感官的刺激容易消失,无法提供人们永恒的幸福。而且,我们可以用金钱换取感官上的快乐,却无法买到幸福。幸福的基础来自单纯的善良和清晰的是非观念。

除非人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否则无法感到快乐。心灵的平静,只能藉修行和禅定来获得。我们所需努力的仍多,但做得太少。经由自我分析和净化心灵,我们与生俱有的美德方得以展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决心和毅力。

幸福犹如香水般;当你洒向他人时,你也能沾其芬芳。

假如你想获得宁静、愉快的生活,请允许他人也拥有这般的生活。除非你根据上述崇高的原则来调适你的生活,你无法冀望幸福与平和。同时,你也不应期望他人的感谢。戴尔·卡内基曾说:“假如我们希望获得幸福,那么,让我们不再介意他人是否为我们的付出而感谢,只要衷心地给予他人你所拥有的。不知感恩图报是很自然的,如同杂草般会轻易蔓延孳长;而感谢的心却如玫瑰般,需要人们的培养、灌溉、爱心和保护。”

对于容易获得的事物,人们很难存有感激的心。只有在这些事物被取走时,人们才会产生感谢的心态。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和拥有的生存器官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被滥用。但是,人们不该像鱼一样,直到被迫离开水面,方知水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根据我的观察,人们唯有决心使自己快乐时,他们才会感到快乐。”

我们不能希望只靠祈祷就能得到快乐,而必须努力方能得到这些祝福。对神的信仰和祷告是有益的,但是,当你出门时,别忘了锁上门。因为谁也无法保证神会一直替我们看管着这幢房子。我们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假如根据道德规范来生活,可以在现世筑起一座天堂。但是,当违反这些规范时,在现世就会尝到如地狱般的炼火。当人们不知如何根据宇宙自然的常规来生活时,常替自己招惹麻烦,不仅使自己缚手缚脚,更常感到一股不平之气。假如每个人都能循规蹈矩地生活,那么,不用等到往生就能享有天堂般的快乐。因此天堂与地狱就在现世。善行和罪恶在世间循环不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无法确定“天堂”和“地狱”是否确实存在。对于这项课题,至今没有定论。

天堂和地狱在何处?从前有位僧侣,他最有兴趣的讲道题目是“天堂与地狱”。有位皈依者却对这位僧侣的反复说词感到厌倦。于是,某天他站起来说:“告诉我天堂和地狱在哪里?假如你不能回答我,你就是说谎!”这位僧侣向来是位单纯的人,他在此时显得相当害怕,他不但没有回答,而且保持缄默。他的沉默使得这位听众更为生气,他大叫着:“告诉我,否则我揍你一顿!”这位僧侣很快地恢复了他的机智,回答说:“地狱就在你身边,而且带着你的愤怒。”那位男士了解到真相之后冷静下来,开始笑了起来,然后,他问道:“那么,天堂在哪里?”僧侣回答说:“它就在你周遭,和你的笑容同在。”天堂和地狱之别,在于我们如何生活。只要是生物存在的宇宙角落,必定同时存在着天堂和地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智慧的语言》四

请合掌,跟着师父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

当我们观看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想到他们的...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

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

瞬间坐化

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时,老僧...

到底佛菩萨是如何救人的

救人有很多种,比如,有人掉到河里,你奋不顾身跳入河...

人生要学会的七种本领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

善心也可以养生

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受到善的撞击时,常会感到一...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我常说修行者应该明确四个大问题,即方向、道路、次第...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

吃荤对诵经往生是否有影响

问: 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春节到了,今天推荐几道经典的红烧素菜做法,让你春节...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