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习气难调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受到人天恭敬供养。尊者久来患眼疾不愈,若逢托钵需渡恒河,行动甚为不便,于是常会对恒河水神大喊一声:‘小婢,住!莫流!’河神就会赶紧将河水分流,让尊者过河。久而久之,河神的心中 越来越不是滋味,觉得自己这么发心,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还屡屡被唤作‘小婢’,便决定向世尊申诉。

河神向世尊顶礼后,将自己心中的烦恼倾吐而出:‘世尊,您的弟子毕陵伽婆蹉实在太傲慢、太无理了。我尊重他是位圣人,每次都帮他开路,他却目中无人,轻贱于我!’佛陀听完,立刻唤来毕陵伽婆蹉尊者问明原委,当下告诉尊者:‘是你的不对,你应当向恒河神忏悔。’尊者随即合掌,向河神说:‘小婢,我向你忏悔,请不要生气!’话语甫落,四周人众顿时哄堂而笑,河神的脸瞬间涨红,正待发作,佛陀即开口说道:‘河神,你有看到毕陵伽婆蹉向你合掌忏悔吗?’河神回答:‘看到了!’佛言:‘他是真心诚意地希望你能原谅,可是却仍唤你“小婢”,可见这是习气,并没有看轻你的意思。毕陵伽婆蹉尊者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因为富贵而性情憍慢,常不把他人放在眼中。现在虽然藉由修行化除了种种烦恼,仍因习气难尽,一时改不了口,所以才横生这种种的误会!’

典故摘自:《大智度论·卷二》

省思

习气即是一种没有觉性的‘惯性’,习惯成自然,虽无恶心却仍作恶事,若被人厌则百口难辩。粗的烦恼易断,细的习气难调,纵使能够脱离三界,不受轮回之苦,只要习气未尽,度众便有诸多的障碍。所以佛弟子当学佛行,锻炼己心如佛心细中又细,才能随时随地令众欢喜,不生恼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慢心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骄傲,也是根本烦恼的重要组成...

积习难调难伏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

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不孝的因果报应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

害人就是害己

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涅盘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普陀山南海观音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们一早上来到了普陀山最负...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的信具足了吗

信心不是一句话 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