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

宣化上人  201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只知有人,不知有己,到了这种程度,才算是认识佛法。修持佛法的人,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也不动其心。为什么?因为修持的功夫到家,而有定力,所以能认识什么境界是真实的,什么境界是虚妄的。不管境界真实也好,虚妄也好,统统不动心。所以在禅堂中,有这样的法语:“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意思就是一切不要执着。不执着就解脱。解脱就自在。学佛就是求解脱,求自在,不被五欲绳索所困,才能出离三界,到常寂光净土中,亲近诸佛,承事菩萨。

什么是真境界?在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所遇到的境界,多数是真实的。一旦痴心妄动,想要见到什么?那么所遇到的境界,多数是虚妄的。但是在大圆镜智所现是真,在分别识心所现是假。所谓“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学佛法的人,切记!切记!所有一切境界来时,要有择法眼。认识境界,不着境界。无论是真是假,都不执着。如果执着境界,真的也会变成假的。若是不执着,假的也会变成真的。这是什么道理?好像冰本来是水,水可不是冰。这种物理人人皆晓得,所谓“烦恼即菩提,菩提不是烦恼”。烦恼是冰、菩提是水,无明是冷度。有无明,水结冰;无无明,冰化水。冰时在三界内有生死,水时出三界外无生死。各位注意,要在这个地方来用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

是我们的心对它下了定义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

怎样调整我们错误的心态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

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问: 一般认为,得到地位、财富、名声和婚姻等,虽然...

宣化上人:四种清净明诲是照妖镜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

宣化上人:邪师的六种印证

在南洋一带,邪术盛行。诸如鬼魅咒诅、夜叉罗刹、蛇蝎...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网友:法师您好,佛法僧中的僧具体指什么?仅代表出家...

净宗道场能否做佛事

经忏佛事是本末颠倒 凡是发扬佛德,在佛前举行之仪式统...

言语不带刀,但却能刺入人心

前世常说妄语的人,今生就会常被别人毁谤或欺骗。比如...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怎样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怎么让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呢...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