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如瑞法师  2018/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对治姑且等待。今天一过,明天又懒,“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修道的事不能等,要常常念时不待人,时间不会等我们。

昨天一位居士说:“前二十年(他现在四十多岁了)每天想着快过、快过,为什么过得这么慢?到二十岁以后就想怎么这么快,不知不觉又一年!”我跟他说我也有同感,觉得好像昨天刚安完居,怎么今年又到安居了?就觉得太快、太快了!

我们一天又能做多少事情呢?我说的这个事情就是学习、修道。我们不要单单地学,要真实地以佛法来利益自己,只有自己精进起来才可以。有同学说,现在才发现实际是自己不珍惜时间。我们在五台山修行,在文殊智光的沐浴下,要慢慢练得有灵气才行,越学越修越聪明智慧,要培养自己自觉精进修道的心。

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衣袍穿好了,等待上殿的功夫就可以静静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弥陀最方便,不费力气不花钱,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它念起来,养成一个习惯。

我们的心如果天天往外奔驰,忙一些不必要的妄缘,实际都是在损耗我们的能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养成一个习惯,接受正能量。我们天天念佛,如果你观想阿弥陀佛也好,文殊菩萨也好,在我们对面或者头顶,一直从顶门给自己输入正能量,光明进入到自己的身心,那你看看,内里的疾病是不是慢慢能够得到一些改变?心是不是越来越纯净?在律里佛为什么要让我们经行打坐,进来出去、屈伸俯仰不失掉正念?能够守护正念,实际就能够积聚我们的正能量。

给自己一个好的训练,每天利用五分钟、十分钟或半个小时,让自己静下来。静静地去思惟一句话,或者静静地诵经、经行、打坐,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用猛切的心来对治我们姑待的心,今天蹉跎,明天蹉跎,就会蹉跎完我们的岁月。

舍利弗有一个小弟弟,全家除了母亲以外,弟兄们就他没出家。还在他很年轻的时候,父母就着急地让他成家。结婚那天请了很多宾客,其中有一位女宾客120岁了,也坐在宴席当中。

舍利弗的弟弟一看到这位女宾客,那脸上的皱纹,还有颤抖的手等等,他一下就警觉,人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到老了不能自主的时候,起来要人搀扶,走路也要人搀扶,他的心里一下生起了厌离的心。后来他到寺庙里去出家,通过修行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是让我们知道,修行要观苦空无常的。真能观照苦空无常,才能真正生起来真信、切愿、实行,当我们这一生结束,愿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我们现在还在这个世界,但我们的心可以早早地放到极乐世界。在我们存在于娑婆世界的时候,好好地修行自己,同时也要好好地去帮助别人,因为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学佛发广大的慈悲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成就自己,让自己能够在极乐世界有一个好的环境来修行,直至成就佛的功德。到时候还要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广度众生。

因此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要不离自利利他的事业。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佛法的智慧就要落实在从早到晚所做的每件事情上面。日复一日地通过观照思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相,真正地生起来好乐佛法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

世间的快乐并不可靠

世间上处处都是苦,一个人正当快快乐乐时,也许忽然就...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断除对家人亲友的贪爱与贪恋

人生就是非常急迫地,犹如头上着火,农夫怀钻毒蛇般地...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

让孩子多做事 习劳才知感恩

做事的能力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做家事他体会到父母的...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

心中的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四心念佛

平常我们都说要一心念佛,而彻悟禅师净宗十二祖却告诉...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原谅那些忘恩负义的人

众生身心不能自由,被五毒烦恼控制,有些人即使你对他...

妙莲老和尚传奇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

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海涛法师:高僧普劝戒淫篇

一、紫柏尊者 1.奇男子,须割爱。爱不割,则堕软暖魔...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