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四心念佛

达照法师  2012/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平常我们都说要“一心念佛”,而彻悟禅师——净宗十二祖却告诉我们说要以求悟心、惭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四心就是一心,一心具足四心,如此念佛方为最直接、最当下、最受用的正行具足啊!

四心中,前三者蕴含着“厌苦”的出离心,后一者表达了“欣乐”的菩提心,正在念佛的时候,秉持着“现法现乐”的佛法修证态度,应该以感恩心最为切要。感恩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时时刻刻怜念我,在在处处关照我!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如此大恩大德,父母不足比其深重、天地不足比其高厚。

所以禅师说: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当我一念具足相应,则我全体身心依正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庄严宝相,如此以佛果德,庄严一念因心,因中具足圆满极果,果中蕴含因地真心,因果不二,果因同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能念佛者,当下即是极乐!即是圣法为您确需,为何还不专心致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念佛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定力

问: 如何念佛才能培养出内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师答...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念佛怎样才能获得智慧

问: 念阿弥陀佛怎样才能获得智慧? 智随法师答: 很...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推荐】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

达照法师:把心门关起来

所以心是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关心,...

【推荐】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乐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问: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

海涛法师《幸福人生讲座》

一 1.做人的道理就好象木匠一样,锯木的时候需要绳墨...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