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2014/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现代人涵养的一面镜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人的行坐举止有良训,如《弟子规》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正确而有礼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教养,给人以美的好印象;反之,则显得粗俗失礼。

有些人虽然相貌很漂亮,但一举手投足便显俗气,甚至令人生厌。因此,在交际活动中,要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外在美固然重要,而高雅的谈吐和举止则更让人喜爱。这就要求我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姿态,做到举止端庄、优雅懂礼。

高雅举止的基本要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站、坐、行等一些基本动作应具备一定的礼仪规范:

(1)站有站相

人的正常站姿要“立端正”。具体为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嘴、下愕微收;双肩平且微向后张,挺胸收腹,上体自然挺拔;两臂自然下垂;两腿挺直,膝盖相碰,脚跟并拢,脚尖张开;身体重心穿过脊柱,落在两脚正中。从整体上形成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体态,而避免出现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的疲惫无力的形象即“勿跛倚”。

(2)坐有坐相

人的正常坐姿也是要“坐端正”在身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挺直稍向前倾,关节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脚间距与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在正式社交场合,即使背后有依靠时,也不能随意把头向后倾靠,以免显得懒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体态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端庄稳重。但为了坐姿的正确优美,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勿箕踞”落座后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女性这样坐尤为不雅。

②“勿摇髀”切忌摇晃大腿。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

③在长者面前,要留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处处要守住“长幼有序”的原则,才是懂礼之人。

④落座后应该安静,不要左右摇摆,给人以不安分的感觉。

⑤坐下后双手可相交搁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应向下。

⑥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这是非常失礼的。

⑦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腿部的姿势。

⑧在社交或会议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坐姿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造成紧张气氛,更要小心别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尴尬。

总之,坐的姿势除了要保持端正外,还应做到轻松自如、落落大方,方显得文静优美。

(3)走有走相

行走要“步从容”。即走路时不急不慢、从容大方。人的正常行走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情况下,对行走有不同的要求:

①见尊长时,要“进必趋”,即快步走上前,显示对长辈的尊重。

②从尊长身边告退时,要“退必迟”,即缓慢退出。显示对长辈的不舍和敬重。

③转弯处,要注意“宽转弯,勿触棱”,是指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④走入无人的房间要提醒自己“入虚室,如有人”,行为与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不乱走乱动。因为“君子慎独”,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

总之,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时时按礼节行事,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不注意这些,你刚踏入社会就输了。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尤为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

合掌的功德和意义

曲躬合掌低头弯腰,虔诚问讯,表示内心的恭敬。合掌有...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佛教徒进寺庙要注意的九个问题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因果不是宿命

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

妙莲老和尚:吃素能去体臭

你们来山上打佛七,过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经吃素的当然...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学佛后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个弟子,发信息给我说,上师,我学佛念经修了这么多...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