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2013/05/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件易行难信的事,不探经教,无以登堂入室。如果信愿不深,也就谈不上真实受用。怎样才能深信切愿,末学以为当发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就是求道心觉悟心,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离诸取舍,故名为道;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原无实有,名之为觉;入佛智慧名成菩提。然而一般人贪有着空,迷于色声香味触法,不信因果不信轮回,认为死了以后什么也就没有了,善善恶恶迷迷糊糊浮沉于生死大海中,无有出期,所以观音菩萨眼角总有一颗晶莹的泪滴。

事实上为善作恶的都是自性,迷时行恶,悟时作善。自性也叫佛性、清静心、真如、如来,本来福慧具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由于五欲六尘的覆盖,人们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好比一面明镜覆满灰尘,无法照出人影,又宛如江水上空的明月,江水翻腾无法映出明月。认识自性是深信切愿的基础、前提,只有认识了不生不灭的自性,才会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相信阿弥陀佛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于无量劫,积功累德;所发殊胜大愿,悉皆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下面笔者借助佛经让读者看一看自己的身心,真实虚妄,现前生灭与不生灭。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敕罗睺罗(佛弟子),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否。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否。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否。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否。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不一会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否。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否。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

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醒,速知杵音。自告家人。

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从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 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智觉。

以上两段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根之人见思一番,当可证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如佛性。理应涕泪交流感佛恩德,循佛所教,恒以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杜恶趣开善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然而我等博地凡夫,无数世来积恶累罪太多太多,若虚空有相都装不下!仅靠自力,忏之不尽悔之不完。

况且十人有九人一遇境界或核心利益受损,立时随色声香味触法而去,再造新殃,又入生死海,没个人依怙。必须另有力量加持,方能长揖世间,了生脱死万无一失。这个力量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成就四十八愿的极乐净土的南无阿弥陀佛。净土一宗,带业往生,三根普被,犹如时雨,润泽万物。下根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专念不懈,决定往生,花开见佛,自然成就正等正觉。中根之人,精研净土五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决定中品中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上根之人,明心见性,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今世为人师,下世为佛祖。

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如何自招?自身业力感招也。当知以至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可销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绵绵密密,如失乳儿忆念慈母,决定可与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愿力相感应,成就了生脱死,往生极乐世界的伟业。阿弥陀佛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往生到那里的人,个个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热情如火,烧烦恼薪;不着如风,无诸障碍。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如琉璃,内外明洁。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观经行道,喜乐久习。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宝王三昧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会让女性寿命减短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寿命要高于男性。但也并非总是如...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一口吸尽西江水

庞蕴居士参访马祖道一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嫖娼的真实报应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