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戒律的十大利益

济群法师  2016/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

第一、摄取于僧。这是总的原则,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团。当然,制度要靠人执行,但执行的依据是戒律,而不是个人利益,更不是个人好恶。摄取于僧的原则,彰显僧团是一个法治团体。

第二、令僧欢喜,第三、令僧安乐。在集体生活中,必须有共同遵循的平等准则,这样才能令大众感到欢喜,并使这一团体保持长久的和谐安乐。如果厚此薄彼,朝令夕改,就会滋长人我是非,造成彼此对立,令大众无法安住。

第四、令未信者信,第五、已信者令增长。戒律还具备化导社会的意义,因为佛陀已经灭度,佛法深奥难解,信众对三宝的直观感受,常常是建立在僧人的威仪和气质之上。如果僧人都能严持净戒,具足僧格,保持庄严、超然的外在形象,就能使没有信仰的人生起信仰,使已经信仰的人坚固道心。

第六、难调者令调顺,第七、惭愧者得安乐。依戒行事,僧团中不如法的人和事就能得到应有制裁,帮助犯戒者调柔身心,改邪归正。同时,也能使那些有惭愧心、有信心道念的出家人免受干扰,能够在道场中安心修行。

第八、断现在有漏,第九、断未来有漏。漏,就是烦恼。以戒为师,依戒修行,就能断除现前的痛苦烦恼,不再造作恶业。这样也就不会种下苦因,使未来继续不断地受苦。

第十、令正法久住。在过去七佛中,有些佛陀没有说法结戒,在他们灭度后,正法很快衰落。所以,佛陀制戒的根本目的就是令正法久住,使世世代代的众生能够从中获益,从中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一念百病消,念佛能治一切病

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学佛修行应持守哪些戒律

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给不学佛的人做助念超度,利益大吗

问: 给不学佛的人做助念、超度,利益大吗? 达真堪布...

无益的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问: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 关键是你的认...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业力能否忏悔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

理财十事

谈情、做人、理财、处事,似乎是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恶语之害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信愿持名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咒语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

佛门不推崇算命,为何却有《达摩一掌经》传于世呢

为什么佛门不推崇算命,却有《达摩一掌经》暗传于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