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倓虚法师  2019/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说个名词吧,大家不用细讲就可以知道,也就能躲避呀,所以这个烦恼有六种根本烦恼,随着起来有二十种随烦恼。

这个根本烦恼是什么呢?贪心是一个烦恼,有贪心就容易起烦恼,贪不足烦恼就来了,瞋恨心也是一种烦恼,愚痴心,煳涂人做煳涂事,愚痴也是个烦恼的根。贪、瞋、痴!

你自己有点学问,或是有点家业、有点地位,高傲的心,瞧不起一切人,这也是烦恼的根本。所以再向下说,这个烦恼就很多啦。贪、瞋、痴、慢,高慢心,有疑惑心,你哪一种事情也放不下,你总是老疑惑。

贪、瞋、痴、慢、疑,另外呢?还有个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这是六种的根本烦恼。

二十种随烦恼

随着他还起了二十种随烦恼,他分小随、中随、大随。

十种小随烦恼

这小随烦恼就有十个,十个是什么呢?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

忿就是忿怒了,这种烦恼是孤起的,叫小烦恼,这个东西也是苦恼事,也是受苦的地方:恨,恨起人来,这也是烦脑,这是小烦恼,孤起的,单单的起来的。恼,恼怒。覆,是什么呢?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很遮盖着,心裡总怕人知道,横拦竖遮着,怕人知道,这个名字叫覆。所以啊,忿、恨、恼、覆、诳!诳什么呢?诳言诳语啊!尽说瞎话骗人,所以,这都是烦恼的根本,这是随着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六种根本烦恼起来的。这是有五个:忿、恨、恼、覆、诳。

底下还有五个:谄、骄、害、嫉、悭。谄是谄媚人,俗语讲话统是巴结人、熘哄人、奉承人,就是这一套,所以叫谄媚。骄,有点身份、有点财势,这个骄傲的心就起来了,这也是烦恼呀!这是个小随的。害,看你这个人和我不对劲,想法要害他,这是害人的害。嫉,嫉是嫉妒,嫉贤妒能,看人家能耐比我强,恐怕他盖着我,我就嫉妒他,想法总是要把他除掉了,这就是嫉妒。最后,这个悭,这个悭是什么呢?刻薄悭吝、片善不为,他不但不为,而且人家要做善,他在外边还说些不好听的话。所以,这十个叫小随烦恼。

二种中随烦恼

还有两个中随的烦恼,是无惭、无愧。

人得有个惭愧心,惭是对自己得要对得起,别说对待,就是做的事情、说的话、心里的思想,也得要对得起自己,这就叫有惭的人。

有愧的人呢?总得要对得起人,我做出事来、说的话、我心里的思想,都能对得起人,这对得着人家这就叫有愧、对得着自己这叫有惭。你说这个无惭无愧,他做出事情来,也不怕对不起人、也不怕对不起自己,他全不管。只要我对着我的心思,我就要做,这叫无惭无愧,这叫中随的烦恼。

八种大随烦恼

余者,还有八个大随的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这八样,头一样就是不信。管你什么,我也不信,我就信我吃饱了、穿暖和了,有银子、有钱比什么都强,旁的事一大堆,我都不信。这就是一个不信最厉害,这是大随的烦恼,将来这烦恼就多啦!要不信的人,当然就是诳妄了,这一诳妄,完了就是放逸、随便,怎么舒服怎么干,是不是呀?这是叁个了。

这底下还有个昏沉,这些个人就是醉生梦死,不昏沉就来了掉举了,心裡头横算竖算,这么掉算一会儿、那么掉算一会儿,这也是一种的大烦恼。余者呢?是不正知。

这知觉没有正当的,见识上不正见,没有正当的见识,最后第八个是什么呢?心就乱了,也不知道想什么好,这一天乱乱哄哄的,这是这八个大随的烦恼。烦恼要不断,痛苦就不能离开,不能离苦得乐,得怎么办呢?怎么个断法呢?

四宏誓愿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的这个去烦恼的法,就多了,无量无边,立下誓愿一定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干什么呢?断烦恼!这个烦恼要是不断,这个苦恼就多啦!所以必须要断烦恼,断尽了烦恼就成佛呀!

所以四大宏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没有比他再高、再上的,我立个誓愿一定要成佛。佛呢,他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成佛,我不能成佛吗?就因为我没有发这个大心,没有发这个大慈大悲大愿!

倓虚大师《楞严经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倓虚法师文章列表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五浊恶世的成佛之法

这五浊恶世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如何解决烦恼呢

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 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富有,不是用存折的数字来衡量的

人生在世,钱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万能的,因为除了金...

人生有两个账户

人生有两个账户,一个是金钱,一个是时间。金钱的账户...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不让别人的语言带动自己的情绪

有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那就是愤怒。 当我们感...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海涛法师《爱的修行》

我们今天的讲义题目是〈追求成佛的三种资粮〉,中国人...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传喜法师《沉没的大脑》

阿弥陀佛!在这祥和的梵呗中,用佛的光明去照耀我们心...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

生死的意义

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