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果卿居士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亲人死亡时的习俗,却与佛教的道理有相同之处。比如相信人有灵魂(佛教称作神识),死后要过头七、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49天)。这也是从佛教《地藏经》中汲取过来的。更有许多错误的观念和属于民俗的不如法习惯,如认为人死为鬼,为其烧纸钱、冥币、纸人、纸马、纸牛,用鸡鸭鱼肉祭鬼神等。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请看《地藏经》的经文:“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请没读过《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的先生女士,一定要请一本仔细阅读学习,如能请到宣化上人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就更容易明白。自己的眷属亲人临终前后到出殡前,只有为他念经念佛才能帮助他往生善道。用众生肉供鬼神或办丧事期间吃众生肉,反而给亡者增加了罪业,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内断肉断酒,最少也要在出殡这几天断除酒肉葱蒜韭菜及蛋类。众眷属全体或分批为亡者念诵《地藏经》,每天少则一遍,多则不限,其余时间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不断。用念佛器领诵,跟着诵佛号的人越多越好,诵经念佛时,自己的心力要集中在经文或佛号上,心里一定要有为亡者往生极乐国土而念佛诵经的心念,如果嘴里念经念佛,心常散乱 (不当回事),亡者则不能获最大的利益,以后每到一个7天,都要在家里的佛像前(可立亡者牌位或照片在佛像旁)念上3至7遍《地藏经》,可以一个人念,也可以多人念。不便到亡者家来的眷属可以在自己家佛像前为亡者念经,立不立牌位均可,只要在诵经,或念佛,或念诵大悲咒21遍或49遍之前说上一句为某某而念,恳求佛力加持往生极乐世界即可。果真照上述要求去诵经念佛超度亡者,亡者必能获大利益。

如果亡者生前就是位持戒念佛的人(不论持戒时间长短),一定会往生极乐国土的。如果生前不是持戒念佛人,也一定往生天上或人间。假如诵经的人不能持戒,亡者则不能得大利益,但绝不会堕三恶道。

天人、阿修罗、人是三善道。畜生(傍生)、恶鬼、地狱是三恶道。七七之内杀生吃肉,会增加亡者罪业。披麻带孝、 烧纸钱以及大量的花圈花篮等劳民伤财之举对亡者不仅毫无帮助,反而消了亡者的福报,等于花了他下一生的钱。因此孝敬老人应当是在他生前,而不是在死后。

《地藏经》上说: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刚刚死去的人,“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所以,亡者的亲人,应当四十九天之内,多多念佛念经,才是对亡者最大的帮助。

错误办丧事的作法,亡者的神识(俗称灵魂)是非常恼怒你的,但是阴阳两隔,他能看得见、听得见家人所做所说的一切,并知道每个人心思所想,却无法与家人沟通了。如果亡者生前与你有什么矛盾,你有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你只要为他能诚心念佛诵经,不仅能化解你们之间的怨恨,亡者还会感激于你。所以一切孝顺儿女应当学习一下《地藏经》,改革错误的殡葬习俗,那才是令亡者获益、令生者获利、利国利民的明智之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在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问: 如何在每一天的修行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索达吉堪...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道证法师:临时助念也可往生

还有人有疑问,说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即使亡者已投生,超度法事仍能使之受益

问: 汉地一些丧葬习俗,比如迅速处理尸体、哭丧、杀...

地藏法门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

地藏法门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我们(认识)...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快乐的秘方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亲戚和朋...

如何处理争执不下的状况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种考验...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佛的六种神通

1、宿命通: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也知道其...

付出真诚才会得到信任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

五味食物都应均衡进食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引导语: 生气会带来什么危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