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求福者遇佛得度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常常如是抱怨着,无论是在家,抑或是在外办事,常遭遇阻隔、横难,终难圆满成就心中的理想,因此心中常充满怨怼与苦恼。

‘曾经听闻祭拜火神可以获得保佑,我也许可以试试看。’于是求福之人一到黄昏,即聚起柴堆,燃起熊熊烈火,并对着柴火不断膜拜,直至半夜,大火灭尽方才停歇。如此持续三年,依然未能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

‘火神真是不灵!改求日月之神好了!’于是求福者从日出之时,即向太阳朝拜,直至日没;月出之后,又朝着月亮膜拜不停。如此日以继夜,须在天将明、月隐没之时,方有喘息的时候。就这样又过了三年,生活仍处处不顺心。

求福者心想:‘怎么都不灵验呢?难道是我不够诚心吗?’于是,他准备许多美味的佳肴、酒酿,更宰杀猪、牛、羊等牲口以祭天,没想到最后散尽家财,贫困潦倒,仍不见天神降福护佑,身体也因不分昼夜的礼拜而不堪负荷,疾病缠身。

求福者心有不甘,听说舍卫国有一位佛陀,为诸天、众人所敬仰,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期盼能获得福佑,除去灾难、病恼。他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向里望去,正好看到佛陀在为大众说法,其身光明,面容庄严。一见佛的慈容相好,求福者满心欢喜,不由分说即顶礼佛陀,并且惭愧地表示:‘有生以来,我竟如此地愚痴,不知世上有佛法僧三宝,而虚掷时间、钱财去祭祀火神、日月等诸天鬼神。在过去的九年当中,我虽然精勤不懈,却未能获得一丝一毫的福佑,不但散尽家财,身体也孱弱不堪,彷彿死期将至。今日我至诚顶礼佛陀,希望您能为弟子赐福消灾!’

佛陀慈悲地说道:‘你从前所供奉的都是妖教或鬼神,即使所祭祀的物品累积如山,所造的罪过亦如大海般地深广。杀生和获福是背道而驰的两件事,就算你百千劫不断地杀猪、杀牛,残害生灵以祭祀天地,你所获得的也仅是如须弥山般高大、不见边际的罪业,毫无福报可言。如此徒费气力、虚耗钱财,却妄想获得福佑,这岂不是件令人疑惑的作为?’

‘弟子明白杀生祭祀是错误的行为了,若不再犯,是不是就可从此消灾得福呢?’

‘你还要再反省、检讨自己是否孝顺父母、敬重尊长?对于贤善之人,是否常怀轻蔑之心?骄傲、贡高、我慢这些种种不正的心念,将使贪、嗔、痴三毒如大火般炽盛,烧尽所有功德;如此不顺正道,罪障自是日日加深,又有何因缘可以得福?’

‘弟子知道错了,请世尊再慈悲教示弟子。’

‘从今以后,你若能从心念上彻底地忏悔,礼敬贤人、奉养长者,并且断恶修善,端正自己的品德,以仁慈为崇,自能获得四种福德,生生世世无忧无恼。四种福德分别为何?一者颜色端正,二者气力丰强,三者安隐无病,四者寿命增益,且终生不遭横难。如能再进一步,在正法上持续精进不懈,则不只获得福报而已,亦能成道证果,毕竟解脱种种忧愁苦恼。’于是,佛陀即说偈语:

‘祭神以求福,从后观其报, 四分未望一,不如礼贤者。

 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 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

其人听闻佛陀说此偈语,当场心开意解、欢喜无比,于是至诚顶礼并请求佛陀:‘往昔陈积罪垢所蔽,如是无知造罪九年,今日幸蒙世尊慈悲教化,方得于尘劳烦恼中解脱。唯愿世尊慈悲,应允我随您出家修行。’佛闻此请,即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即成沙门。’其人于后,于正法上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省思

改变命运的力量,就操控在自己的手中。‘如是因,如是果’,然而世人常迷,于谬误之事相上虚耗气力,既不能改变现状,亦不能掌握未来。故欲求光明自在的前程,当于心地法门下工夫,如此方能事事吉祥,所求皆遂。若能于其中不贪不着,随缘尽分,则智慧亦能随之增长,诸恼悉得除灭,究竟达到‘福慧庄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海涛法师:施食者这辈子就能得到的福报

一. 施食这辈子会得到十种福聚: 1.你不会中毒。 2.毒...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

【推荐】美好的饮食跑到嘴巴里为何变猛火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积德行善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积德行善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只会让你的福报会越来越多...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

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

一个在路边卖饭盒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如何对一帆风顺的年轻人开示轮回苦

问: 对于正值青春韶华,一帆风顺的年轻人来说,好像...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

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昨天有一位网友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全文如下:您好想问...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