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法华譬珠喻

2014/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转轮圣王,深受人民爱戴,在他的领导下,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在诸城邦中崛起。他致力于富民强兵,统领各大城邦,终止连年争战,建立和谐共荣的大一统时代而努力。

但是,诸小国王有不服归顺者,于是转轮王派出训练有素的精锐军队,转战四方,降伏众邦。每当军队得胜归来,转轮王总是论功行赏,从不吝惜,或赐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配饰,乃至种种珍宝、象马车乘、奴婢仆役……毫不吝惜,唯独系在他的发髻中的一颗明珠,从来不赏赐与人。

为什么转轮王的明珠,不轻易与人呢?因为独有转轮圣王有此珠,若轻易与人,国王的眷属一定都会震惊奇怪,难以接受。因此,转轮王要一直等到天下一统大事底定,才以最隆重的仪式,将珍贵的髻珠赐与带来和平的最大功臣!

‘如来对《妙法莲华经》的珍视亦复如是!’世尊说,如来圆满福德、禅定、智慧,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威德示教利导,率诸圣众与诸魔军共战;于四众弟子中应机施教,应其降伏种种魔军之成就,随根机为说诸法功德,令得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乃至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之果证,引导其心渐渐纯熟,令其深信佛法法悦欢喜。不轻易为说《妙法莲华经》一佛乘之理。就像轮王久护明珠,如来亦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诸佛如来第一之说,如髻中珠,末后赐与最大功臣;诸贤圣军,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此时如来观察众生根机成熟,于是才宣讲《妙法莲华经》一佛乘究竟实相之理,众生皆当成佛之旨。

典故摘自:《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

省思:

《妙法莲华经》中以轮王比喻如来,以髻珠比喻一乘实理。众战有功者,论功奖赏,喻修行人战胜魔扰,随其根机,佛陀为说二乘、三乘法,陶铸众生令其根熟,遂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授记声闻、缘觉二乘之人,皆得作佛。

佛陀宣讲《妙法莲华经》,开示众生令得悟入佛之知见──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自证得。降伏妄想执着犹如一人与万人战,击退众魔,本具清净心自显,依此理落实修行,觉察、觉照去除妄想执着,无有更胜法门。故佛说《妙法莲华经》为诸经中王,以髻珠喻,善教四众弟子珍敬尊重、心相体信‘人人皆可成佛’、‘一佛乘’之真实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露地安然坐白牛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人生有三件大事不能等

人生有三不等,是哪三件大事不能等的呢? 一是贫穷不能...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

我们当父母的人要恩威并施,恩是爱护孩子,要经营温馨...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