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  2017/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佛教居士到寺院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修行。护持三宝,听经闻法,借助寺院的清静道场修福修慧,最终出离生死,所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到寺院去,那便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

“宁搅三江水,不动道人心。”到寺院里首先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说;管住自己的身,不该做的事一件都不做,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一点也不想,如《无量寿经》教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修自己的福报和智慧,其他不该过问的一点也不要过问。需知寺院是三宝净地,在寺院里做一点善事便是大福报,做一点恶事便是大罪过。

到寺院里,只看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切不可拿着佛法的尺子到处去衡量别人,需知佛法是用来修正自己三业过失的,不是用来替别人改正错误的。如果别人有不如法的地方,适可而止的规劝就好,必要时可以请寺院的师父们出面解决,万不可因为这些事情在寺院里发生争执,更不能到处去宣扬他人的过失。谨遵印光大师的教诲:“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到寺院里,要看一切人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谨遵普贤菩萨“礼敬诸佛、忏悔业障”的教诲,把每一个人都当成阿弥陀佛礼敬,认真忏悔自己的业障,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忏悔今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发愿生生世世得生佛世,得遇正法,得见如来。这样便能生起诚敬心及惭愧心,自然而然得到真实的利益。正如印光大师所言:“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到寺院里,即使自己懂得再多佛法,也不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讲个不停。要知道寺院里的师父和居士们来自四面八方,卧虎藏龙,什么人才都有,寺院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到寺院里不需要谈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只需要落实。自己不落实,讲给别人听,别人也不会相信,况且自己讲错了,遇到行家,还会贻笑大方。如果真为佛教,真为生死,到寺院就老老实实落实佛陀的教诲,为大众做一个好的榜样。

到寺院里,还要听招呼,守规矩,服从安排。一切听从常住师父们的安排,安排什么工作要认真完成,不懂的地方要虚心请教,切不可自以为是,肆意妄为。这些做到了,在寺院修行便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

星云大师《谈空说有》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各位讲...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有慈悲的人,看什么都很顺眼

一个人如果特别痛苦,大多是心胸狭窄所致。 之所以心胸...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动机决定施舍

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

星云大师2015年新春贺词

2015年是羊年,过去中国都以三阳开泰来祝福大家这一年...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

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

【推荐】破除淫欲之魔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