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大安法师  2013/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依。这些孤独无依之人——一般说文王施仁政,一定是首先关顾四种人,叫鳏、寡、孤、独。“孤”就是一生下来或小孩子时候就没有父亲,这叫“孤”,叫孤儿;老了没有子女叫“独”;老了没有妻子叫“鳏”;老了没有丈夫叫“寡”。这鳏、寡、孤、独四种人是“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所以国王施仁政首先关顾这四种人。那么这里特别讲到孤儿,孤儿幼小的时候不能自立,需要人帮助。原来他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也是这样地去慈爱他——恩勤顾复。

“恩勤”、“顾复”就是出在《诗经》里面的,是对小孩那样勤劳地恩养,这个“顾我复我”,“长我育我”,反复地去关顾。珍爱子女就像掌上明珠,这个捧在手上,背在肩上,提在手,抱在怀里,唯恐小孩不能长大成人。这父母的心,全心都在子女上,那真是无私的大爱。但不料这个父母却中途由于寿命福报问题,就抛开子女自己先走了,这叫“骨肉捐弃”。骨肉捐弃,在九泉之下他都会心挂念着这个子女。前面讲魏颗救了一个妇人,妇人的亡父都在打仗的时候帮魏颗的忙——报恩!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就要有恕道——推己及人的恕道。假如是自己的子女,就是自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女,那么孤苦伶仃,又没有长大,那忽然遇到一个仁人君子,来帮助这个孤儿,帮助他长大,那你在九泉之下的感恩是如此的深切;如果或者碰到凶暴的恶人,看到孤儿可以欺就凌虐他,贩卖孤儿,使他感到耻辱,甚至还做那些医学上的实验等等这些,那你在九泉之下的饮恨,又该是多么的深切!所以,“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就是要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来关顾孤儿,这就是仁爱之心。

那么这个“孤”的内涵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小时候失去父母为孤儿,那推而论之,外没有叔叔伯伯,内没有长兄弟弟,这也叫“孤”。如果用这观念来看,现在的独生子女也是“孤”哇,所以现在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过程,他是有问题的——他心理上是有问题的。原来兄弟姊妹多,它从小就在家庭训练你跟兄弟姊妹之间怎么有一个和谐关系:如果你一意孤行,其他的兄弟姊妹就不答应了,可能就会吵架,就会打架,他在打架、吵架当中,他会认识到自己不能过分。

但是现在独生子女没有这个训练,他在家里他是老大。他以为在学校在社会上他也是老大,一旦他碰到在社会上在学校不是老大的时候,他马上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挫伤。心理上挫伤他就有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这就是心理上的缺陷所致,过激的行为或者就是非常暴力,或者自己去自杀,所以这些小孩孤僻。当然中国人口多,我们也不是说计划生育的政策怎么样,就是说这种独生子女他的成长过程当中,是有他先天的不足的。

再就是自己家族里面越来越衰微,福报越来越薄,中青年的时候都没有子女,到了晚年才得一点聊解膝下之荒凉的子息,这也叫“孤”;或者你做官经商,在外旅羁他乡,这也是“孤”;你出差在外,离开故乡家人举目无亲,这也叫“孤”;甚至,在这种修道上,你修道很有道心,很有道德,这个谤随名高:这个时代,大家都是差不多,都不怎么地,你忽然表现得非常得优秀,非常得与众不同,高处不胜寒。

每个人内心的劣根性——都有嫉贤谤善的这样的劣根性,所以我们对那些素质非常好,很有道德、很孤标脱俗的人,当这些诽谤来的时候,我们得想怎么去护持他,怎么去消解这些对这个道高者的诽谤。所以这些末法时代,道高德秀者他也会有一种孤独感。那么对这些我们也得要“悯人之孤”,所以这个“孤”——这种寂寞、这种无助,它的面非常广的。所以我们怜悯的心以及行为也是要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老人跌倒了到底扶不扶

如果你看到一个老人跌倒了,你会不会把他扶起来?这个...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纯素有助于减少老年癡呆症的风险

持纯素有各种为你好的理由,比如,减少患心脏病、癌症...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佛视病人如亲子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

因为太相信自己,所以佛就没力

药师法门不可思议。我听过一个真的故事:有一个人,他...

寂静法师:修行是否有进步的四大标志

修行是否进步有四大标志: 第一, 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越...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给心灵减重,让它自由

现代社会中,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五戒之戒相释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